猪场的免疫接种工作是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本期,畜牧专家网的小编就给养殖户们详细的讲解一下,猪群免疫接种有什么意义,以及免疫途径有哪些?希望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不同途径的接种方法在免疫中的意义:
免疫途径俗称接种方法。设定接种方法时要考虑疫苗自身的特性,还要考虑佐剂的性质,也要考虑接种的目的。这是因为人工制弱以后的抗原同制弱前的病原微生物一样,具有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靶组织或靶器官)生存、增殖的特性。不符合要求的接种途径,会使抗原在进入靶组织或靶器官的过程中陨灭,或失去活性,难以激活免疫活动,或者延长激活时间。
一般的弱毒活疫苗的佐剂,都要考虑保护抗原活性,多数在佐剂中添加抗生素、抗冷冻物质。某些品种的弱毒活疫苗,由于抗原用量较大,为了避免变态反应而在佐剂中添加抗过敏药物,以避免免疫之后的应激现象。有的疫苗佐剂中添加了缓释剂,具有控制抗原缓慢释放的功能,形成持续刺激、持续释放、降低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强度、抗体逐步上升的特性。
接种目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直接产生免疫力;短时间内清理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杀灭;激活免疫机能;互相干扰;再次反映。
显然,由于免疫目的的不同,免疫时所选择的疫苗种类、接种剂量肯定不一样。
常用的免疫途径包括肌内注射、口服、穴位注射、肺部注射和特殊部位注射。疫苗说明书无明确要求的疫苗,都可以通过肌内注射接种。
肌内注射免疫:指通过肌内注射给苗的接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接种方式。需要保定、捕捉、工作量大,还容易造成捕捉保定应激。因而,对于妊娠母猪和仔猪,应当严格执行疫苗说明书规定或兽医嘱托的接种对象和剂量接种。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疫苗的接种。
口服免疫:指通过口服给苗的接种方法。某些疫苗通过口服给苗疫苗效果更好,不用捕捉、保定,能够避免捕捉保定造成的应激,也可减轻接种工作量。如布氏杆菌苗的接种。
穴位注射免疫:是指在某些特定穴位注射给苗的接种方法,是近年来免疫学同中兽医经络学说相结合的探索结晶。作用机理一是穴位的接种直接刺激穴位激活猪体的免疫功能,二是某些穴位靠近大血管,接种后可因渗透作用而使疫苗缓慢持续进入血液,实现长期刺激、抗体缓慢上升的目的。如仔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接种、仔猪黄白痢疫苗的接种等。
鼻腔接种免疫:指通过滴鼻或喷雾给苗的接种方法,这种途径的免疫不期望产生多高滴度的抗体,只期望形成局部的黏膜免疫,使猪体认识该种疫苗,为再次免疫时形成记忆反应创造条件。如3日龄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的接种。
特殊部位注射免疫:包括肺组织注射接种、胸腔注射接种、腹腔注射接种等接种方法。
标签: 猪病的防疫流程 猪病预防基本知识解答 猪病防治技术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