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规模化生态养猪防疫保健与用药)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09
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规模化生态养猪防疫保健与用药)

规模化的生态养猪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疫苗、消毒和治疗等工作的开展,而且还要在用药方面不断地完善。这就需要切实掌握保健用药的基本原则,切实掌握生态防疫保健和生态用药的要点,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养殖效益。

1、规模化生态养猪保健用药的基本原则

一是所选药物具有以下特点: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二是所选药物能对猪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从而增强猪的免疫力;三是可以调理机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并解除免疫抑制和兼顾激活机体细胞再生系统的功能;四是具有抗病毒和抗细菌的功能,并能及时将体内毒素清除,根据保健食品形态对动物疾病进行防疫,能有效地确保其疗效。

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规模化生态养猪防疫保健与用药)

2、猪防疫保养与用药的要点分析

1)母猪。因为母猪直接影响整个规模化生态猪场的效益,所以必须切实加强对其的管理,才能更好地达到自繁自养的目的。在对母猪用药时,应切实掌握以下要点:一是后备母猪药物保健,采用双黄连膏粉、干扰肽、转移肽、溶菌酶进行兑水,其中双黄连膏粉每400g兑1000L,干扰肽每800g兑1000L,而转移肽每400g兑1000L,而溶菌酶每100g兑水300L,将这些水混合饮用1周,并在配种前1个月做1次驱虫,采取肌注的方式进行,每33kg肌注1mL,而在配种前20d,需要保健,这样才能对后备母猪体内病原体更好地净化,提升其初配受胎率,而在妊娠期的母猪及其胎儿则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但是针对经产母猪而言,对其药物保健,主要是在产前和产后实施,这样就能将母猪体内病原体净化,母猪在产仔时能减少难产和胎衣不下,控制继发炎症,提高其成活率。而为了确保安全,主要是采用细胞因子制剂与中药制剂。常见的做法是在每吨饲料中分别添加干扰肽、转移肽、黄芪多糖粉、溶菌酶、甘草粉,分别为1000、800、600、400、200g,并需要在产前连续饲喂7~10d,这样才能达到控炎保胎的作用,而在妊娠期主要是保健1次,且需要在产前后投喂益母生化散,每天的剂量是50g,连续3d,预防母猪产后综合症,这样就能达到催乳和预防仔猪湿热下痢。

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规模化生态养猪防疫保健与用药)

2)仔猪。对仔猪进行保健用药,主要是对其补充铁和硒元素。一般是在仔猪出生3d之后,采取肌注的方式每头注入牲血素1mL,以及0.1%亚硒酸钠和0.5mL VE注射液,从而对缺铁性贫血进行有效防治。为了对仔猪的重大疾病和肠炎与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在用药过程中,主要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500g喘束治、400g溶菌酶和500g黄芪多糖粉、1000g板蓝根,在开食之后连续投喂1~2周。在断奶和转移圈舍以及发病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存在应激因素时,需要在饮用水中添加200g解质多维,其中200g葡萄糖粉和1000mL水,混合饮用1~2周,以尽可能地减少应激性综合症。而在驱虫时,主要是对保育期的仔猪在转入育肥舍之前的1周进行1次驱虫。

3)育肥猪。对育肥猪疾病进行预防时,应做好以下用药工作:一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微囊包被的细胞因子、10%氟苯尼考、黄芪多糖粉,均为800g,而穿心莲粉和溶菌酶以及甘草粉分别是1500、400、200g,每个月连续投喂7~12d;二是做好驱虫工作,主要是在育肥中期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g伊维菌素或者阿维菌素,连续投喂1周,间隔10d之后再投喂1周,再对其进行1次驱虫。

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规模化生态养猪防疫保健与用药)

3、注意事项

在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进行防疫保健和用药时,必须切实强化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强防控,做到免疫注射和药物保健以及生物三圈的猪病防控三要素,切实注重生态安全饲料的应用,大力发展饲料添加剂与生态保健药品,始终坚持节约高效和生态保健以及符合肉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好对其的防疫保健和用药工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在规模化生态养殖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注重防疫保健与用药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强周边环境的保护,致力于良好生态养殖环境的构建,才能更好地确保生猪养殖效益得到提升的同时推动整个养殖业的发展。

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规模化生态养猪防疫保健与用药)

标签: 养猪的生物防疫的要求 规模化养猪防疫设施设备清单 养猪防疫措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