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512

1995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广州动植物检疫局分别在北京和广东从加拿大引进的杜洛克总助中首次分离得到蓝耳病病毒,并开始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起初因为蓝耳病毒比较温和,发生蓝耳病之后可以很快控制住并未形成较大危害,直至2007年我国有22个省、194个县相继发生高致病蓝耳病,给我国生猪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虽未再出现大面积的蓝耳病,但是该病依然是危害我国生猪养殖的一重要疫病。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蓝耳病临床症状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猪感染后会表现为耳朵呈蓝紫色临床症状,所以又被称为蓝耳病。蓝耳病主要危害母猪、公猪、出生仔猪以及育肥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不同:

a、母猪。母猪感染蓝耳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产、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窝产弱仔数提高;b、公猪。公猪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c、初生仔猪。以眼睑和结膜水肿为特征,常因继发感染各种细菌性疾病而表现多种临床症状,出生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可达60%;d、保育仔猪。保育仔猪主要表现为皮肤充血发绀,呼吸困难,以及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疾病,病死率可达10-20%;e、育肥猪。主要为育肥前期病猪消瘦,咳喘比例增多。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蓝耳病防控

因蓝耳病毒在不同猪场的活跃程度不同,导致不同猪场蓝耳病病情不同,各猪场蓝耳病毒的感染挑战压力不同,所以采取的防控方法也有所不同。猪场应该根据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制定个性化蓝耳防控方案。

1)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

对猪群进行蓝耳抗体S/P值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以推断出目前猪场内蓝耳病毒的活跃情况:a、蓝耳抗体S/P值<0.4,说明猪场内蓝耳抗体为阴性,若未免疫疫苗说明猪群未感染蓝耳野毒,若免疫疫苗可能疫苗免疫时间较短未产生抗体或免疫时间过长,抗体衰减。b、蓝耳抗体0.4<S/P值<2.0,说明猪场属于阳性稳定场,若未免疫疫苗说明场内存在自然感染,若免疫疫苗说明免疫间隔时间比较长,抗体衰减。c、蓝耳抗体2.0<S/P值<2.5,说明猪场内蓝耳阳性活跃,可能是因为猪场内蓝耳野毒感染挑战压力比较大,或者猪群免疫了高致病性蓝耳毒株疫苗。d、蓝耳抗体S/P值>2.5,说明猪场内存在蓝耳野毒感染,而且野毒活跃感染挑战压力很大。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结合蓝耳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可以推断出猪场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的高低:a、蓝耳病毒阴性场,病毒血症呈阴性,蓝耳病临床发病率低于5%,血清抗体为阴性。此种猪场母猪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较小;b、蓝耳病毒阳性稳定场,病毒血症呈阳性,猪场内蓝耳病发病率低于10%,蓝耳抗体S/P值分布均匀,猪场内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中等;c、蓝耳病毒活跃场,病毒血症呈阳性,临床蓝耳病发病率高于10%,蓝耳抗体S/P值分布很不均匀,猪场内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最高。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2)蓝耳病防控技术

目前针对蓝耳病有多种防控方法,比较常见的有疫苗免疫技术、药物防控技术、生物安全控制技术以及闭群净化技术和血清人工驯化技术。

a、疫苗免疫技术。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母猪一年普免3-4次,仔猪2-5周龄免疫一次。

b、生物安全控制技术。通过加强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达到防控蓝耳目的。包括猪舍的全进全出,猪场多点式饲养,分胎次饲养,闭群饲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c、药物保健技术。目前已知对蓝耳病可以起到防控作用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米考星、泰万菌素)、清热解毒类中药(板蓝根、荆防败毒散等)以及补益类中药(黄芪、芪贞增免颗粒、扶正解毒散等)。

d、闭群200天净化技术。该技术适用于猪场生物安全条件好,且是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潜伏感染场或蓝耳不稳定猪场。需要对猪场内所有生猪进行蓝耳疫苗普免,间隔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并在后续的200内观察猪群的稳定状况。

e、血清人工驯化技术。该技术需要用到猪场发病猪的血清,若生物安全条件不达标不仅无法保证蓝耳病的防控,可能还会引发其他疫情。采集蓝耳发病猪血液,然后加入抗生素制备病猪血清,使用该血清给后备母猪肌注以达到驯化后备母猪目的。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不同感染挑战压力猪场的防控方案选取

1)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较小猪场。通过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提高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防止蓝耳野毒侵入猪场内。

2)蓝耳病毒感染挑战压力中等猪场。该类猪场可以通过疫苗免疫结合药物防控方式进行蓝耳病预防,若猪群持续稳定可结合闭群200天净化技术,使猪场内蓝耳病持续保持稳定。

3)蓝耳病毒感染压力较大猪场。该类猪场应以疫苗免疫、药物防控、血清人工驯化和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相结合。针对不同阶段猪场采取不同防控技术:

  • a、后备母猪采用血清人工驯化技术,加快后备母猪对猪场内野毒的适应;
  • b、经产母猪通过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控技术进行防控,疫苗一年普免3-4次,母猪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板蓝根颗粒+黄芪多糖粉,每月连用10天;
  • c、保育猪可在出生后14-21日龄免疫蓝耳病疫苗,然后在仔猪断奶后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板蓝根颗粒+黄芪多糖粉,连用14-21天时间;
  • d、同时整个猪场加强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待猪群稳定感染挑战压力降至中等之后就可参考感染挑战压力中等猪场的防控方案进行防控。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养猪丨防控蓝耳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更佳的防控效果)

标签: 猪蓝耳病防控措施 猪场蓝耳病怎么防 猪蓝耳病预防 防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