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家禽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家禽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养鸡养肠道”,这说明了家禽肠道健康对于家禽养殖的重要性。在家禽养殖现场中,肠道问题轻则表现为饲料利用率低,鸡群均匀度差、粪便异常,重则表现为肠炎、球虫,导致死淘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等。家禽肠道健康问题目前仍然是影响家禽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家禽养殖中养殖环境条件、饲料结构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以及疫病方面均能引起家禽肠道健康问题。
养殖环境条件
首先,笼养鸡的肠道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地面散养鸡群,这也充分说明养殖环境对于家禽肠道疾病的影响有多重要。
其次,冷热应激也能引起家禽肠道问题,尤其是在育雏期冷应激常会引起小鸡腹泻。有研究表明,热应激会损伤家禽胃肠道黏膜,扰乱肠道微生态结构,进而影响家禽胃肠道的蠕动速度,降低肠道吸收能力、营养物质利用率和肠道免疫功能,这也是在炎热的夏季高温会导致家禽稀便的原因。
饲料结构和有毒有害物质
首先是饲料结构,饲料中谷物成分的物理结构对肠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有影响,与破碎料和颗粒料比较,过度粉碎的饲料明显增加了家禽与坏死性肠炎相关的死亡率。
其次是饲料中抗营养成分,例如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能够增加食糜黏性,阻止食糜与消化酶充分接触,延长食糜在肠道中的残留时间,更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增殖,从而引起肠道疾病。
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肠道病变也是影响家禽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常见的就是霉菌毒素和生物胺等,例如T-2毒素可损伤肠黏膜、破坏肠绒毛和影响隐窝上皮细胞的分化。
疫病
首先是寄生虫能够引起家禽肠道粘膜损伤,最常见的就是球虫,球虫引起肠道粘膜损伤轻微时能够诱发肠炎,严重时直接导致球虫病的发生。
其次就是致病性菌,常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例如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白痢。再就是病毒性传染病也能引起家禽肠道疾病,例如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肠病毒、星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均能引起肠道疾病。
伴随着饲料的全面禁抗,家禽的肠道健康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如何应对肠道问题呢?
首先,改善家禽饲养环境,减少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应激。例如在笼养鸡饲养过程中要减少下层鸡被上层鸡粪便的污染,散养鸡要控制好地面的卫生条件,及时清理粪便并对场地进行消毒。在管理过程中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应激。蛋鸡在开产前使用过度料避免过早使用高钙日粮引起的应激。
其次,在饲料方面,谷物原料要根据鸡只大小选择合适的粉碎粒度,控制饲料原料的品质,杜绝使用霉变原料,无法避免时可以使用脱霉剂结合胆汁酸减小霉菌毒素对肠道的危害。在原料的应用上,控制小麦、棉粕等含抗营养因子原料的使用量,添加复合酶制剂减少抗营养因子对肠道造成的危害。
再次,在疫病防控方面,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避免人员、动物、车辆以及工器具等物品等携带病原菌进入养殖场。
最后,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或精油进行预防。目前许多应用研究都表明植物提取物或精油一方面能够提高增强肠上皮防御功能,降低细菌引起的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另一方面,能够让细菌细胞膜和线粒体上的磷脂结构分开,破坏细胞结构,增强细胞膜通透性,细菌内容物外泄而死亡,起到抑菌杀菌作用。
(桉树叶)
例如桉树精油,目前的研究表明,桉树精油能够消除肠道黏膜炎症反应,改善和修复肠道粘膜结构,降低肠道内有毒有害物质对肠道的损伤,调控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数量,增强肠道内消化酶的活性。
在无抗时代背景下,解决肠道问题还没有一个特效产品,认识影响肠道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综合防控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