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土鸡话题,不管是吃鸡的还是养鸡的,我们都会拿饲料鸡和农家散养土鸡作对比:
饲料鸡的鸡肉没有鸡味,肌肉比较粗,肥厚而松软,全饲料喂养,体内一大堆的激素、抗生素,有一股饲料的腥味;
农家散养的土鸡都是用自由觅食,吃五谷杂粮、吃野草、扒虫子,每天都在寻食、争斗、奔跑,腿肌发达,土鸡的肉摸上去结实有弹性,鸡种生长缓慢,肌肉纤维比较细,肉质嫩鸡皮黄得发亮,吃起来那个香啊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得到;
人人都想吃到农家散养土鸡,但是农家散养土鸡哪有那么多?都是自己家养个十只八只的留给自己家过年过节或来客人了的时候杀来吃。
生态养殖土鸡,要想养出好的土鸡,除了鸡种的选择、养殖环境、和养殖周期,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喂养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喂的是混合料,即:玉米、豆粕、麦麸、米糠、豆饼、骨粉、鱼粉等按比例混合。
有人说,我们以前农村自家养的鸡都是吃家里边的残羹剩饭、稻谷、玉米等家里有什么吃什么,这样养的鸡肉很好吃啊。是的,按道理是没错,但是在规模生态养殖上就会慢慢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鸡啄毛现象,就是由于营养缺乏饲料单一或日粮营养配比不合理,造成蛋白质含量不足或硫氨基酸缺乏,无机盐、维生素不足或因长期不补盐,饲喂工夫不固定,时饱时饥等。
“又想马儿长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每个养殖户最希望的效果。然而,现实是不可能的,我们得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鸡吃了多少料能长多重?这个叫“料重比”。我们虽然不能够不喂鸡也能长大,但是,可以通过喂养的方式让料重比达到最优。
怎样去设计喂养方式,才能达到我们最优效果呢? 70%~80%的精饲料+20%~30%的青饲料
70%~80%的精饲料
并不是喂的精饲料越多鸡长得就越快,饲料通过鸡消化道的时间,大约是4小时,消化时间比较短,所以容易造成鸡料的浪费,增加养殖成本。
另外,精饲料配比不合理,对鸡的生长也会有影响,比如玉米所占比高,除了增加成本外,鸡容易长脂肪(即鸡体内很多油),大大影响鸡肉的口感。
所以,通常我们采用em菌对饲料进行发酵来降低肉养殖成本,发酵料有几个作用:
1.廉价饲料经益生菌发酵水解后,能产生大量的活性肽,能促进机体吸收、消化,同时还能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值,有利于整个消化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利用。
2.发酵的饲料中的有益菌在机体内能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群的生长和繁殖,能有效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使得机体内的生态环境长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避免鸡群发生肠道疾病。
3.发酵过的饲料中含有丰富的有益菌可降低肠道PH,能显著提高机体肠道对矿物质,如钙、磷、铁、锌及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提高鸡肉品质
4.经发酵的饲料中含有丰富的有益菌可将肠道内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以利用,同时分解硫化氢的酶类降低粪便中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能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改善饲料环境
20%~30%的青饲料
有一个现象:当我们把50,100或者更多的鸡放在一个地方养的时候,最多1到2个月,这个地方草都被连根拔起被鸡吃光秃秃?鸡喜欢扒食是一个原因之一,更多的是鸡对青饲料的需求,当鸡的密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环境所提供的青饲料远远不够,很多养殖户忽略了这一点。
新环境开始放养时到处都是是杂草
一两个月后表面植被都被鸡吃得光秃秃
青饲料不仅能很好的改善鸡肉的品质,而且还为节约了30%的养殖成本,青饲料的来源广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获取:
1.在农村到处都是青草,只要我们够勤快,随时可以免费获取
2.按照自己的养殖规模,规格种植高质量的牧草
3.到农贸市场收集废弃的菜叶菜梗,这个方法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我曾经做过调查,在菜市场一个正常摊位的蔬菜铺,每天清理的废弃菜叶菜梗平均可以达到100斤,一个菜市场有多少个蔬菜铺?这个量看可想而知。
4.通过购买牧草方式,目前市面上有专门的青贮料(即牧草)销售,且是已经通过发酵处理好的青贮料,大概在500元/吨左右,地方不一样,价格也会有差异。
不管我们通过哪种方式获取青饲料,都要经过发酵处理,一个是适口性,一个是喂养安全,再一个是方便储存。
那么,我们通过70%~80%的精饲料+20%~30%的青饲料的合理配比,是不是能为你节约至少30%的饲料成本?而且,通过这样的喂养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生态养殖的标准,这样养殖出来的高品质土鸡更受顾客的喜欢,那么你的土鸡档次提高,单价是不是也相应的提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生态养殖,越来越被消费者追捧,无激素、无抗生素、无药物残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欢迎一起讨论生态土鸡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