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典型症状(鸡痘表现症状以及防治手段)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281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任何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鸡痘在临床上有三种表现类型。

皮肤型 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在鸡冠、眼睑、泄殖腔周围、腹部及腿等无毛或毛稀少的区域出现灰色小结节,之后结节逐渐变大,与附近结节相互融合,慢慢形成棕褐色干燥、粗糙的大结痂,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若发生在鸡眼部位置,病鸡会出现流泪、怕光,甚至眼睑黏连或失明。皮肤型的症状一般较轻,不会表现出全身性症状,在3~4周后痂皮脱落,留灰白色的平滑疤痕。蛋鸡感染后,会造成产蛋率下降或停产。

白喉型 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出现鼻炎症状,鼻子流黄色脓性液体;2~3天后,病鸡的口腔、咽喉、食道、气管等部位黏膜出现病灶,黏膜表面出现黄白色的小结节,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坏死的黏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黄白色干酪样假膜,覆盖在黏膜表面,假膜不断增厚扩大,阻塞咽喉气管,造成呼吸困难,发出怪叫声,而后窒息而亡,死亡率可达到50%。

鸡痘典型症状(鸡痘表现症状以及防治手段)

混合型 混合型的病鸡同时表现皮肤型和白喉型的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败血症。

对该病的预防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常用的疫苗为鸡痘弱毒疫苗,接种程序如下:采用针刺法,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的雏鸡需稀释200倍,20日龄以上的需稀释100倍,30日龄以上的需稀释50倍,分别在20~35日龄、90~110日龄各接种1针疫苗;经过3~4 d,可见鸡刺种部位略微变得红肿,出现水疱、丘疹,说明接种成功,接着形成结痂,经过2~3周即可脱落。

药物防治 针对皮肤型鸡痘,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剥离痂皮,然后再用紫药水或1%的碘甘油擦涂进行消毒;针对黏膜型鸡痘,先用镊子剥离咽喉或气管处的假膜,防止病鸡窒息,再用0.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接着再涂上鱼肝油或碘甘油。若眼部有痘疹,去除眼部干酪物,使用2%硼酸液进行消毒,再滴眼药水。

标签: 鸡痘典型症状 鸡痘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鸡痘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