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病治疗这个话题,在养鸡中,不论新手还是老手,都是一个重要话题。对于这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多疑问,我们在一线看禽病10来年,也遇到很多这类问题,很多老养殖户,也能看出鸡病,但是治疗效果却差强人意。今天我就分享下我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你的鸡投药效果不好?
1 药品的实际成分和包装不符合。
讲这个话题以前,先说下单方和复方药。从名字简单区分,就是单一成分的药,和多种药物组合的配方药物。
国家兽药在正规化,很多大企业从以前的复方路线,被逼到走单方的路子。为什么说是被逼呢?
单方是符合国家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中,鸡群的发病多数都是混合感染,单方药品控制病情不理想,需要同时添加几种药品。这样的话,成本就会高很多。养殖户养鸡的风险大,利润微薄,投药成本肯定会考虑。这就导致:一个成本高,不能接受,单方用药,效果又不理想的矛盾地步。
在这个大前提下,很多的复方药物还是在实际中使用,所以就造成一种现象,包装和实际成分不相同,这样的话,病虽然对症,但是你对投的药物具体成分组方并不了解,从而导致效果不理想。
看着药品名字一样的药,包装上写的说明也一样,但是价格却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这个问题很多新手容易犯错误,看这名字一样,包装说明一样,选择一个最便宜的药来用。
在这我并不是吹捧复方药好,也不是要告诉大家贵的药好。只是想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是我们兽药行业的现状,不是我们一个人两个人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方式,是跟着一个靠谱的兽医,不要盲目自己乱投药。
2 对药物的药性并不了解。
这个问题,其实养殖户不了解,是没有错的,这个属于比较专业的问题。简单来讲,现在大多数的抗生素都是广谱抗生素,就是对绝大多数细菌性疾病都有效,但是针对方向又不同。举个例子:庆大霉素,内服吸收的话,只是对肠道炎症效果好。但是鸡肉注射的话,对大肠杆菌的全身性感染效果都不错。因为庆大霉素内服吸收效果不好,注射的效果才更理想。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不对症,投进去抗生素,不是没有效果,就是我讲的,广谱性的药物,对一些症状会有效果,但是又不彻底,治病了但是不根除。
养殖户就会面临一个尴尬局面:投药有效果,但是还不彻底。不投药怕复发,投药怕伤肝肾厉害。
3 对症治疗。
这个就涉及到上边讲的复方药的问题,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养殖户在用药的时候,还是选择复方药。
但是本身没有判别能力,哪怕名字相同,每个厂家治疗鸡病的不同阶段,用药是不同的。你从这听一点知识,从那学一点方法,然后从另外一个地方拿一点药,等你把这些东西揉到一起,就偏差太远,所以出现投药效果不好。
4 药量把握不正确。
药量把握上的常识,大多数人都懂:都是根据饮水量,采食量来算的。那么这个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方法来自白羽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计算方法。这个方法在很多时候并不适用。
最常见的,我们的散养鸡,本身采食量就小,加上野外采食青草一类,你还按照采食量算,还按照肉鸡的算法来算,你觉得合适吗?
就单纯说肉鸡,在发病状态下,采食量差的多的情况下,你按照书本上的方式,按照采食量来算,也是不准确的,所以投药量这块也不是盲目投药的,药量把控一定要精确,这个对一线技术经验要求会很高,不是书本上的东西就能解决的。
5 药物搭配不合理。
想知道药物搭配,就先要了解鸡病的发展过程。治疗鸡病是根据品种不同,日龄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来采用不同方式的。
我们看到的鸡的死亡,呼吸道,拉稀都是症状。我们投药不单纯要控制症状,同时要了解病因,以及症状发展下去的走向。投药做到三个方面,切源头,治当下,防继发。这样才能达到投药的目的。
否则就会出现,投药效果好,投完药又犯病了,治标不治本。最终就是天天投药,鸡毛病不断,肝肾也伤坏了。
6 管理结合治疗。
对于鸡病的治疗第一要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药品,技术,兽医等等。我个人看鸡病的做法的改善管理。
第一要素是管理,三分治七分养。鸡病发生的原因是管理出现漏洞,才会发病。如果管理不改变,单纯寄希望在药品上,最终结果都会让你失望的,也别指望有神药出现。
如果你有想交流的问题,欢迎加微信13253938900交流。
了解更多
标签: 养鸡生病怎么办 家养鸡常见病和防治方法 鸡发病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