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方法(养猪人请注意近期副猪嗜血杆菌病多发)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430

近期随着猪价上涨,北方外购仔猪开始增多,而外购仔猪回家后,因受到应激最容易发生圆环,副猪和蓝耳。根据很多客户发来的病例分析,这三种疾病往往是混合感染发病居多。副猪是我们家庭注册经常遇到但很难根除的一个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往往不发病,但是一旦猪群受到各种应激或者发生蓝耳/圆环后,猪只抵抗力下降,副猪嗜血杆菌就会乘虚而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临床特征: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

应激+免疫低下:副猪发病的2大关键原因!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的常在菌 各种应激因素可诱发和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如气温突变、空气污染严重、通风不良、寒冷潮湿,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饲料质量差,长途运输等,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这也是外购仔猪回家后因各种应激,非常容易发生副猪。

在猪群免疫力低下,也非常容易发生副猪,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饲料中霉菌毒素普遍存在;某些促生长添加剂的滥用,如高铜、高胂和高锌等;某些抗生素长期添加,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和氯霉素族抗生素等;

二、流行特点

1、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2、易产生耐药性: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是当前猪场所有致病菌中,耐药性产生速度最快的一种细菌;

3、首次感染该病时猪只临床症状较明显,猪场损失也很大

4、猪呼吸道疾病存在时,尤其是蓝耳和圆环等疾病存在时,将互相加剧病情和临床表现;单纯的圆环病毒死亡率不高,病程较长,但发生副猪后,往往会发热,死亡率升高。

三、副猪嗜血杆菌临床表现

1、病猪精神委靡,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被毛粗乱,四肢关节有的肿胀,但手触不太热,后期猪只机体消瘦,跛行,甚至衰竭而亡。有时,急性型的往往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有的病猪眼睑水肿、喜卧,起立困难。

2、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

四、副猪嗜血杆菌治疗方案

1、可用头孢,氟苯尼考等注射液进行紧急治疗,采用口服或注射效果比较好。(副猪对四环素、氨基苷类和林可霉素有一定抵抗力。)

2、全群治疗:全场猪只采用恩诺沙星拌料,连用7天;

3、圆环+副猪治疗:每吨料添加达康2公斤+恩诺沙星1公斤+替米考星1公斤,如果猪群表现明显的发烧症状,可以饮水卡巴匹林钙,1公斤兑水1000公斤;5——7天全群即可康复。

母猪: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

经产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

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7日龄到30日龄内进行,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天以上的间隔。

五、注意区分副猪与猪链球菌、传染性胸膜的区别

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方法(养猪人请注意近期副猪嗜血杆菌病多发)


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方法(养猪人请注意近期副猪嗜血杆菌病多发)

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1、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关节炎、跗、腕关节肿大、剧痛、瘸腿,用手一捏,疼得尖叫;剖检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心包积液,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及心包炎,肺表面被覆一层淡黄色浆液纤维素性膜,切面可见局灶性暗红色淤血区。

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方法(养猪人请注意近期副猪嗜血杆菌病多发)

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有胶冻样渗出物


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关节肿大,初期坚硬、温度升高,后期变软,触之有波动感,针刺流脓;少数变硬、皮肤增厚;剖检滑液浑浊,有黄白色奶酪样块状物,关节周围皮下胶样水肿,有化脓性坏死灶,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针对目前副猪对大多数抗生素有耐药性,大飞象动保推出10%双层微囊包被恩诺沙星粉,专业解决副猪问题。

不苦不伤胃:采取双层微囊包被,味不苦,拌料添加不影响采食量;

药效提升:相比普通恩诺沙星,耐胃酸,肠道溶出,药效可提高3倍;

添加量小:每吨料添加1公斤,治疗只需7天即可;

抗菌谱广:对链球菌,副猪,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均有较好效果。

点击下面链接即可。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方法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 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机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