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的临床症状(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46

猪圆环病毒是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病,感染后常导致疫苗免疫效果差,甚至免疫失败。该病常与其他病毒病混合感染,且感染该病后易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使疫病控制变得困难与复杂。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单独致病的病例逐渐增多,症状和病理变化更加典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猪圆环病毒的临床症状(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发病情况

北京房山某猪场,存栏210 头, 2018 年3 月保育阶段到育肥前的仔猪出现咳嗽、喘气、消瘦等症状,采用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40% 左右。

(二)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出现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精神沉郁,消瘦,体温40℃,

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有的出现腹泻症状,生长缓慢,弓背,有的猪成为僵猪。发病后期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三)病理变化

解剖可见肺脏灰褐色斑驳状外观,呈橡皮样外观,肺脏的心叶和膈叶边缘出现气肿,心脏的心肌条索状坏死,即“虎斑心”,脾脏呈镰刀状,边缘有大面积的梗死灶,肾脏切开后乳头突出,有针尖大小陈旧性的出血点,肝脏有瘀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脑膜出血,表面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切开脑可见针尖和粟粒大小的陈旧性的出血点。

猪圆环病毒的临床症状(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四)实验室诊断

1.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采集2 头猪的淋巴结、肺脏、脾脏等样本做混样提取病毒的核酸, 用PCV-2、CSFV、PRV、PRRSV 实时荧光定量PCR 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2 头猪的样本PCV-2 均出现强阳性信号,CSFV、PRV 和PRRSV 均未检测到。

2. 细菌学检验。无菌采集病猪的脑组织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培养2 d 后未发现可疑菌落,排除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判定该猪场此次发病为猪圆环病毒感染。未出现混合感染情况。

3. 病理学检验。采集2 头猪的扁桃体、肺脏、淋巴结等组织脏器放4% 甲醛溶液中固定,制作成石蜡切片,用圆环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2 头猪的扁桃体、肺脏、淋巴结都出现了PCV-2 强阳性的信号。

猪圆环病毒的临床症状(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 五) 防治

1. 治疗。淘汰发病猪,与发病猪接触过的猪只隔离饲养,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所有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2. 免疫接种。同时加强猪蓝耳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免疫,定期监测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抗体产生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免疫时注意更换注射器针头,禁止多头猪使用一个针头,避免交叉污染。

3. 加强饲养管理。本病常发生于引种、混群时,提倡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如需引种时应进行疫病监测,避免引入带毒猪,混群前需有效隔离,隔离期间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没有问题再混群。

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禁止饲养员在发病圈舍和健康猪舍之间走动,以免造成疫病的传播。定期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养殖单元要有独立的消毒池,饲养员进入前后要进行消毒。定期灭鼠,养殖场不养猫、狗等动物。禁止猫、狗等进入养殖单元。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圈舍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注意通风保暖,温度适宜。对病死猪及产品、粪便等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饲料霉变,使用营养均衡的饲料。

标签: 猪圆环病毒的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是什么 简述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