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群生长速度的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猪病的诊疗效果,你考虑了吗)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271

关注兽医在线,了解实用养殖技术和行情信息!


尽管“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理念已经广泛地深入到养殖场、户,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药物的虚假宣传、猪群中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可能存在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不是采取了预防措施就真正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养猪生产中疫病的风险依然长期存在。了解影响猪病诊疗效果的因素对提高疗效和效益意义重大。

影响猪群生长速度的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猪病的诊疗效果,你考虑了吗)

一、正确的诊断是提高猪病治愈率的前提

  • 1.1 通过临床检查(主要通过问、视、听、嗅四诊),可直接地、较准确地对病变做出判断 , 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明确的方向。

①通过询问,了解免疫、驱虫情况、发病的时间、可能的致病原因等。

②通过对疾病表现及病程经过的了解,不仅可为诊断指明方向,又可推断病势的进展,根据治疗经过的验证,可做为诊断疾病的参考,缩小诊断范围。

③ 通过对病畜及畜群在精神、皮毛状态、皮毛色泽,呼吸动作、声音,运动、食欲、粪便状态(稀、稠、水样)、粪便颜色(红、黄、绿、灰、黑、白)等的观察,能够及时发现示病症状和特有症状而确定疾病。同时可初步判断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是普通病还是传染病,是哪个系统的疾病,是单一种病还是多种病混合感染。

④通过对有关饲养管理、猪舍建筑、卫生状况的详细了解和观察,有利于分析致病原因。

⑤通过对病死猪的剖检,有利于完善和补充临床诊断资料,有时往往直接指明了疾病及诊疗范围和方向。

  • 1.2 临床诊断中,尽可能扩大疾病的怀疑范围,不可漏诊病,做好鉴别诊断。
  • 1.3 临床诊断中,既要尊重传统理论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理论,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对掌握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尽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有时无症状不明原因的消瘦,可能是慢性猪瘟的表现;有时只表现顽固性的呕吐,也可能是慢性猪瘟的表现;眼结膜长期发红,眼角有眼屎多提示伪狂犬病。

二、选用疗效确切的药物

选用疗效确切的药物是提高猪病治愈率的关键,选用兽药不要以品牌为主。要看企业生产的药效。从当前兽药市场良莠难辨的实际出发,看是否正规企业生产,证照是否齐全。树立发展变化的观点,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随时了解疾病治疗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广泛进行临床使用验证,丰富诊疗经验,提高治愈率。

三、为病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利于促进病猪的恢复

四、维持合理的疗程

维持合理的疗程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达到彻底治愈病猪的目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在控制合理、及时的情况下其病程为 10 ~ 15 d 左右。呼吸道综合症、非典型性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均在 5 ~ 7 d 左右。口蹄溃烂类疾病有时病程可达40 d 左右猪群才能恢复正常。畜主要有坚定的信心和耐心,以维持合理的疗程,避免因怕麻烦、怕花钱,见主要病状消失了而半途停药,造成病程延长,经久不愈。

五、疾病的性质和发展程度影响猪病的治愈率

  • 对有些疾病来说在目前有疗效确切的药物和方案能使其得到控制。如注射青霉素对疹块型猪丹毒具有明显的疗效;注射或服用黄芪多糖结合皮肤喷洒消毒药液对表现皮炎肾病综合症的圆环病毒也有很好的疗效等。
  • 对有些疾病来说在目前尚没有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其治疗药物或方案尚在探索中。
  • 对于有些疾病有时用某一品牌的某个阶段有效,而使用另一品牌的同类药物却无效;有时看似同样的疾病而使用认为曾经有效的药物不见得这次有效,而同类中的其它药物却可能有效果。这种现象在腹泻类疾病和呼吸道病中特别突出,在对渗出性皮炎的治疗上也十分明显。
  • 对有些疾病来说由于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尽管在诊断正确的前提下使用了最好的方案和药物也不见得有疗效。如表现有脊椎串珠样突起、腹部皮球样鼓起、有食欲或不食的副猪嗜血杆菌病患猪。表现有眼结膜红肿、鼻流脓涕、全身发绀、卧地不起、四肢游泳状运动或抽搐的高热病患猪。
  • 有些病猪尽管有时外表没有很严重的病变,但体内的组织器官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这种病变不是药物可以改变的。特别是长期慢性咳嗽、已经体表发白的呼吸道病患猪。在猪病诊疗过程中只有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在对畜群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反复验证,为病畜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选择疗效确切的药物、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维持合理的疗程,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影响猪群生长速度的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猪病的诊疗效果,你考虑了吗)

学习更多关于养殖的技术,欢迎关注“兽医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shouyizx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为什么大环内酯类药物依然很火?

标签: 影响猪群生长速度的因素 影响猪群免疫力的因素 影响猪群健康的因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