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黄骨鱼的养殖密度。为此,我们整理了3个关于黄骨鱼的养殖密度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黄骨鱼的密度?
面积在3-5亩之间,水深在1.5m以上,泥沙质底池塘的黄骨鱼投放密度为:
(1)如投致2-3cm黄骨鱼,投放密度为1800-2500尾/亩。
(2)如投放4-5cm黄骨鱼,投放密度为1500-1800尾/亩。
注意:放养鱼种前应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饲养管理
(1)黄骨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
(2)可用小杂鱼、小虾、蚯蚓等纯动物性饲料,也可使用配合饲料。
(3)针对已驯食的黄骨鱼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包括了鱼粉、菜饼、豆饼、次粉以及米皮糠。
(4)保持池塘水的清洁,保证透明度在35-40cm,同时定期加注新水。
(5)黄骨鱼耐低氧力较差,放养密度较高时增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黄颡鱼高密度养殖亩产多少斤?
黄颡鱼一亩的产量一般情况下为2000斤-3000斤左右。
黄颡鱼一亩投20000至30000尾。在黄颡鱼的养殖中,因耐低氧能力差,所以要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池塘,养殖过程中要科学投喂,做好水质控制,有利于黄颡鱼生长。
黄颡鱼俗名嘎牙子、黄姑子、黄腊丁、黄骨鱼等,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淡水经济型养殖品种。
如何判断黄颡鱼密度?
黄颡鱼养殖中,很多养殖户都提到了黄颡鱼放养密度的问题。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市场喜好和每个人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经营模式的不同,很难有一个很标准的答案。
大家都是内行,这个道理也是不难理解的。但是,确定具体的黄颡鱼苗放养密度,有一个最基本的办法,这也是各教科书上都介绍过的。即:
放养密度G(尾)=M*1000/[(M2-M1)*N]
说明:M――设计亩净产量,单位为千克。这个参数视各地的情况而定,初次可以参照在同等条件下团头鲂的净产量。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M1――放养时鱼种的平均规格,单位为克/尾。
M2――出池时平均规格,一般以市场喜欢的规格。单位为克/尾。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应分别对待。
N――成活率(%),因各地的条件、放养时的规格、管理水平而异。放养2-3公分的苗,一般成活率在70-90%。
以上就是关于黄骨鱼的养殖密度的全部介绍,希望这3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