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饲料原料供求网。为此,我们整理了2个关于饲料原料供求网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5年,小麦、玉米行情会向什么势头奋进呢?
2025年,对于农业来说,农民有于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财产和劳动,但回报农民的是物资涨价,而生产出的农业产品,粮食,不但涨不了价,反而一天一个价的向下降,看看在农业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反而会投入很多的人力物为。
所以以个人观点,没有回报的付出还不如不去在它身上白白的投入了,少种点粮食够自己吃,在的田响应国家号召,退耕休养一年,看看明年的情况在说吧。
2025年,小麦、玉米行情会向什么势头奋进呢?
从价格波动情况来看:小麦价格波动小、玉米价格波动大。从价格高低来看:小麦价格(1.25元/斤)高于玉米价格(0.9-1.0元/斤)。小麦与玉米相比,小麦食用面更广泛一些,但由于玉米的更倾向于经济类作物,价格波动更大。
近二年以来,小麦价格一直在1.2、1.25元之间波动,涨价的幅度并不大,一年一斤波动控制在6分钱以内;而玉米呢?从18年开始持续涨价,一年的时间里玉米价格已涨至每斤1.0元,涨幅超过了15%。这让华北地区的农户看到了新希望,纷纷弃种小麦转而种植玉米。
从种植收益来看:选择优越的土地玉米每亩地产量能达到1500斤,而玉米的市场价每斤达到了0.975元,根据这个价格计算一亩地的收益能达到1465元,除去玉米的种植成本每亩地700多元计算,玉米一亩地净收益在700-800元。而小麦一亩地产量才800多斤,价格较高每斤1.25元计算,收益才1050元,除去种植成本一亩地净收益才300元以内,与小麦相比:收益偏低。
编者结合眼下的实际情况预测,小麦价格未来会更加倾向于市场价方向波动,但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小麦价格在2025年里均价不会突破1.35元每斤。而玉米呢?由于在种植面积锐减、需求量大增、产量下降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玉米价格将继续沿着18年的行情波动而上涨。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25年,小麦、玉米行情会向什么势头奋进呢?
题主这个问题,想着讨论小麦、玉米行情“奋进”,估计内心对两个品种的后期行情还是有期待的。从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上来看,小麦、玉米行情应该向好的、涨的势头“奋进”,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的收益和提高种粮积极性。但从两个品种的供需基本上来看,2025年的行情可能不会太乐观,特别是小麦。
首先,预计2025年小麦市场行情,上半年将以平稳偏弱走势为主;随着夏粮收获上市,新小麦收购价格走势将和其产量、品质息息相关,但即使是上涨,涨幅也将受到后期托市小麦拍卖底价的抑制。其中:
上半年小麦市场行情偏弱,与市场供需格局保持宽松有关。一方面,后期随着夏季的逐渐到来,气温的升高,面粉终端消费进入淡季,居民购买力也将有所下降,国内面粉加工行业整体的开工水平将会逐渐下降,并在夏季达到全年的最低水平,特别是中小型面粉厂,大多将保持5成以下的开工率。另一方面,市场供应上虽然2025年产小麦越来越少,但托市小麦拍卖保持每周300万吨的投放量,以及各级储备轮换小麦的陆续出库,使得小麦市场供应保持充足态势,而且又有拍卖底价的“指导”,小麦市场价格也将围绕成交价格水平偏弱运行。
另外,新小麦收获上市后,无论丰收与否,一方面会受到2025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下调3分/斤的影响,可能总体上市场价格水平会相应走低;另一方面,参考2025年主产区如此严重的气象灾害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品质下降,但小麦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行情,在国家托市陈小麦库存水平还比较高的情况下,2025年产小麦的价格行情,期望值也不会太高。
其次,预计2025年剩下的时间,玉米价格将会在经历过短期的弱势下跌行情后,开启反弹回升走势。春节后,主产区玉米价格下跌态势明显,其主要的压力来自于东北产区的地趴粮等高水分玉米在气温逐渐回升的情况下,保管难度增大、集中出售的压力较大,而与此同时,玉米消费需求又受到了饲料端因为非洲猪瘟疫情继续发酵的影响。截至目前,春节以来的这一波下跌行情幅度高的已经下调100元/吨左右。
后期来看,随着农民手中这部分余粮出售压力的逐渐缓解,玉米价格也将受到来自于供应端趋于偏紧的支撑,再加上后期一些利好政策如临储玉米拍卖可能延期等的出台,玉米市场格局也将重新演绎。
听说玉米将会大范围涨价,是真的吗?
如果不考虑最近3、4天,山东个别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格总体每斤约1分左右的下调情况的话,自国庆节以来,产销区玉米价格确实在大范围涨价,但上涨的幅度纵向来看却并不大,其中华北黄淮产区上涨幅度每斤将近1毛钱,东北地区港口涨幅加到,累计上涨幅度最高每斤4分。
截至11月1日,锦州港新粮玉米30%水的收购价1540元/吨,比国庆节上涨了80元/吨;15%水分、容重在700以上的价格为1850-1860元/吨,比国庆节上涨了70元/吨。
山东的保龄宝新玉米水分14-16.5%的收购价执行0.975元/斤,水分16.5%以上的执行0.972元/斤,比国庆节上涨了7分/斤;邹平西王1.02元/斤,上涨6分/斤。
但最近几天包括山东鲁洲、诸城兴贸、滨州金汇等深加工企业纷纷在下调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单日下调幅度最高约5厘,但多为2厘、3厘的幅度下调,说明企业也是在试探市场。
后期来看,预计在新玉米减产、临储玉米库存大幅下降、玉米饲料及深加工需求仍保持增长等影响下,国内玉米价格长期走强态势不会改变,但阶段性的行情也会出现,比如11月到12月份,随着东北产区新玉米大量上市、华北玉米价格涨至阶段性高点及前期拍卖的临储玉米陆续出库流向市场等,玉米市场或将出现小幅回落行情。当然,基于新玉米减产及种植成本提升,以及临储玉米拍卖成本高企,后期玉米市场价格即使有下跌行情,幅度也将会比较有限。
另外,临储玉米拍卖已于10月26日拍卖结束之后正式暂停,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的拍卖公告,后期拍卖的政策性粮食品种是托市小麦和稻谷两个品种。截至10月26日,2025年以来举办的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成交量达到10014万吨,其中包括前期没进入加工使用的、以及最近大量成交的部分,结转到新年度的已经拍卖成交的临储玉米数量可能达到5000万吨,足够国内两个月的玉米消耗量。
听说玉米将会大范围涨价,是真的吗?
再“涨价”能涨多少?当前已经涨至高位了,每斤9毛多折合1930多元/吨。难不成(14个含水量的玉米)涨价会突破每斤1.1元吗?其实价格的波动需要有一定的依据,高需求量?低供应量?
涨价是今年玉米价格波动的主旋律,从今年3月份开始玉米每斤涨价在0.15--0.2元左右,其中,黑龙江玉米的均价偏低每斤才0.78元左右,比春季涨了1毛多元。华北地区优质玉米每斤接近1.0元,比春季涨了近2毛钱。
整体大范围的涨价已经身在其中,今上半年就是这种情况。后期继续按照大范围的涨价不太现实。因为各地的玉米收购等情况不相同,价格差距会明显,但由于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整体玉米价格会上涨。
编者今年家里丰收玉米达到3吨左右,分析觉得后期价格会继续走高,便存储在仓库里,等待来年价格高时再出售,目标价每斤1.03元,比涨价贵0.1元/斤。
年底玉米肯定会涨价。首先是今年天气因素,干旱、台风、内涝造成玉米等粮食作物减产。另外今年大豆、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玉米面积相应减少。再则中美经济贸易战,玉米进口减少。国家还决定用玉米造乙醇汽油。综合以上因素,玉米价格肯定会涨。
是的,玉米会大范围涨价,但很可惜不是现在。
还是那句话,如果说2025年产玉米价格和去年相比会有大涨,我不反对,甚至便是认可,最高能够突破一元一斤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足够多的依据支撑。这是业内人士和市场走势的反映,毕竟整体来看,今年的供需形势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决定了今年的玉米价格表现肯定要比去年更好。
但是如果要说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就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对此我是不认同的,甚至在整个11月份国内玉米,特别是新产玉米都缺乏强势走高的支撑点。
所以说,钟情三农认为大家对于这一观点应当保持一个理性的心态,目前的国内玉米供需形势决定了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要想出现大规模的上涨暂时还是不可能的。
近期,全国玉米价格难有大涨!
现在已经是啊11月的第二天,不仅是临储玉米拍卖结束的第一周,也是东北玉米开始大规模上市的时候,但是并非是东北玉米价格上涨的好时候。
按照往年的惯例,东北地区玉米应该在十一月中旬开始上涨的势头,而今年的特殊情况已经逐渐让其延后,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恐怕就是临储玉米拍卖给目前的国内现货带来的影响了。
众所周知,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用成交量首次突破了一亿吨,是我国临储玉米库存量的一半以上,截至目前,还有2000万吨以上的拍卖成交粮源除于待出库的状态,有待进去市场。
所以说,目前的国内玉米市场虽然迎来了进出拍卖结束的好消息,但是依旧占据着国内玉米现货市场的拍卖粮源足以继续抑制着东北地区的玉米现货价格,特别是对于农民手里的新产玉米价格上涨更是造成极大的压力。
笔者初步预计,至少要到十一月底,临储拍卖对于我国玉米现货市场的影响才会消散,届时才是新产玉米价格出现大幅度走高的机会。
农民朋友如果要想玉米卖价更高,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吧。
以上就是关于饲料原料供求网的全部介绍,希望这2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