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 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及流程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鸡技术 10

今天给各位分享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养猪饲养员的岗位职责

1、饲养员的工作内容涉及多个方面:1) 配种舍:工作包括检查猪舍、打料、放料、清扫,以及进行配种相关操作,如查情、领公猪和踩母猪背。夏季尤其辛苦。2) 产房:工作繁重,可能包括冲栏、放猪、补铁等。晚上需上夜班,以防止仔猪被压死并做好接产工作。

2、作为猪场的饲养员,需要负责猪舍卫生、猪只饮食、猪只疫病防控、猪只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并需要时刻关注猪只的情况,保持猪只的生产状态稳定。此外,还需要进行一些重物搬运等体力劳动,工作强度较大。如果您有意向从事猪场饲养员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体能,并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细心的工作态度。

3、采购员严把质量关,禁止购进发霉变质和不符合公司规定质量标准的原料以及伪劣兽药疫苗及饲料添加剂,否则由采购员负责退货,由此发生的费用和损失由采购员全部负责。 采购员不能以公司的名义和职务之便从事个人商业活动和为其它单位服务,发现此类现象解聘。

4、养猪饲养员的工作需要负责全面的养殖管理,并且要对猪的生长、健康、饮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控。养猪饲养员的工作强度大,需要经常照顾、喂养和清理猪舍,进行疫病防控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所以一般需要长时间地站立工作,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工作场所下进行操作。

养猪饲养员上班几小时?累吗?

养猪饲养员的工作时间因养殖规模和场所有异。通常,饲养员早上7:30上班,包括喂猪、打扫卫生和其他日常工作,下午的工作时间类似,总计约5个小时。 养殖规模的扩大通常意味着机械化的提高,从而减轻了饲养员的工作负担。小型养猪场相比大型养猪场,工作更为繁琐。

根据相关法规,正常情况下,一名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超过部分需要支付加班费。但是养猪饲养员的工作可能需要在夜间或周末进行,也可能会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加班的情况。总的来说,养猪饲养员是一份体力劳动较为繁重的工作。

这个要取决于养殖的规模。这个没有统一的时间,每个猪场的工作时间都不一样的,而且就算是同一个猪场,养的猪不一样,工作内容不一样,上班时间也是不一样。早上7点30上班,喂猪需要45分钟,然后打扫卫生1个小时,其它事情30分钟左右,下午也是差不多,一天加起来5个小时左右。如果养猪场它的规模越大。

所以说,养猪饲养员的工作相对较为辛苦,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耐力。

刚起步时候很忙,很多琐碎的工作,打扫防疫混料,有规模了以后反而好多了。

饲养员好。猪场洗消员活比较轻松,上班时间为八个小时,工作压力不大,上班期间有合理的休息和作息时间。饲养员工作薪资高,福利好,工作压力不大,上班期间中途合理的休息时间。饲养员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iyangyuan,解释为饲养牲畜的人。

新养殖户49日龄出栏肉鸡饲养管理应遵守什么规程?

~30日龄日常管理,注意通风,观察鸡群,注意腹水症病鸡。31日龄饮多种维生素水,准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如果当地养鸡密度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不曾流行,可以不进行第二次免疫,则31日龄只做常规管理)。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9日龄时公母混养群平均活重约为初生重的45~50倍。料重比可达2∶1,比猪高50%。其次,肉鸡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与蛋鸡相比,肉仔鸡性情温顺,很少跳跃、啄斗,因而饲养密度可比同样方式饲养的蛋鸡提高一倍左右。

饲养密度 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日龄~7日龄40只,8日龄~14日龄30只,5日龄~21日龄27只。

棚舍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 大棚饲养肉鸡一般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8—12只,棚舍利用率较高。目前,国内肉鸡饲养水平已达到6—7周龄即可出栏,出栏后留2周时间打扫消毒鸡舍,这样一年就可出栏5批。按每只鸡获纯利2元计算,每批饲养1000只肉鸡全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

饲养密度离地棚养饲养密度较地面平养大,如通风条件好,可以更大。一般1~7日龄30只/㎡,8~15日龄25只/㎡,15~28日龄20只/㎡,29~42日龄15只/㎡,43~56只/㎡。 肉鸡生长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场后应彻底清扫消毒。保持鸡舍清洁干燥。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假如你是某鸡场的场长,你对饲养场的相关人员将如何培训与管理?

饲养员进入生产区时,要充分淋浴和消毒,更换消毒过的防疫服和鞋帽。饲养员要定舍定岗,不得进入其他鸡舍。饲养员上班期间,不能随意走出生产区,不能在不同生产区(育雏舍、蛋鸡舍)之间串场。转群、淘汰鸡时,饲养员必须再次洗澡、更衣。

场方要定期对生产技术人员进行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知识等的继续培训教育,切实提高人员素质。鸡舍清理和准备鸡场采取全进全出制,当-栋蛋鸡转群淘汰后,应先将鸡舍内所有设备(包括粪便、病残鸡及各种用具等)清理出去,然后将鸡舍及设备等冲洗消毒干净。

增加收入,稳定饲养管理人员队伍搞好一个养鸡场必须精心培育一支精干的管理人员及优良的饲养人员队伍。增加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及爱岗敬业精神最有效的办法。加强管理,降低饲养成本。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

加强鸡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预防疾病的诸多因素中,鸡场工作人员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能细致地做好饲养工作,认真落实预防疫病的每个环节,减少疫病的发生。 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进入养鸡场的所有交通工具必须通过消毒池,并进行喷雾消毒,池中的消毒药水定期更换。

日常管理中应当严格增加光照的时间。肉鸡场在夜间也应当进行间歇式光照,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还要注意光照的强弱,光照过强,一会增加成本,二会导致啄肛。光照过弱,影响夜间采食量。调整蛋鸡的光照时间同时需要考虑外界环境的自然光照,夏季长冬季短,需要跟据当地时间自行考虑。

生猪养殖场有哪些工作人员

1、生猪养殖场需要以下工作人员: 辅配饲养员:协助组长做好配种、种猪转栏、调整工作,协助组长做好公猪、空怀猪、后备猪预防注射工作,负责大栏内公猪、空怀猪、后备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妊娠母猪饲养员:协助组长做好妊娠猪转群、调整工作,协助组长做好妊娠母猪预防注射工作。

2、辅助饲养员:他们支持组长的工作,包括配种、种猪转栏、调整猪群,以及执行公猪、空怀猪和后备猪的预防性注射。同时,他们还需负责对这些猪只进行日常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饲养员:这些工作人员协助组长管理妊娠猪的转群和调整,并负责执行妊娠母猪的预防性注射。

3、猪场岗位很多,场长、后勤的财务、仓管、厨师、防非员、中转司机、排污人等;生产区的定位栏、产房、保育、育肥等。首先你适合那个岗位,不能因为那岗位好干就选谁。

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及流程、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制度 饲养员 养殖场 管理制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