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国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饲料国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家支持生猪养殖,国际粮价上涨导致饲料成本剧增,该如何调节?
什么时间进口粮食都比国内便宜,即使上涨也便宜很多,上涨只是暂时的,因为疫情的影响,等到疫情结束马上恢复到正常价格,很多国家粮食不出口是无法生活的,我们如果一直不进口他们就很麻烦,所以不要担心粮食会紧缺,我们国内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用求外援,之所以进口是为了帮扶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国际合作。
粮食价格上涨不一定饲料就会贵,还有很多库存的,他们提前做好的根本不会涨价,就像今年的除草剂烟嘧一样,这么缺居然落价,为什么,很多厂家提前备足了货源,一些生产大厂,他们提前备足了原药,就是为了应对涨价,所以即使涨价了,他们还是会按原先价格出货,目的就是为了市场竞争。
粮食涨价不一定饲料就会贵,很多大厂提前备足了货源,即使涨价他们也不涨,就是为了抢占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知名度,疫情一旦结束,粮食价格就会趋于平静,这些厂家市场占有率就会很高,很多客户都会认可他们,自己很快就会越做越大,知名度会大大提高,这也是一种营销方式。
前一段时间猪肉30多元一斤,也没有看到粮食涨价啊!玉米反而更便宜,0.85-0.86元一斤,鸡蛋6块钱一斤也没有看到粮食涨价啊!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自己眼光看市场,很多可观因素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更不能生搬硬套,粮食贵了,饲料肯定贵,这个不好说。
市场瞬息万变,谁也掌握不了,很多外在因素我们更无从知晓,一旦东西涨价,很多厂商会用降低利润的方式占领市场,原本这种东西利润就很大,即使涨价他们也会保持原来的价格,只是利润小一点,他们也怕贵了不好出售,所以很多时候调控也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明白
目前整体饲料价格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根据统计昨日全国豆粕均价为3306元/吨,价格比昨日上涨6元/吨,而玉米均价为2039元/吨,价格比昨日上涨15元/吨。目前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户售粮进度已经达到8成左右,而农户手中余粮并不多,而且在国外疫情形势下,粮食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而作为养殖行业如何调节?
目前我国整体生猪均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根据猪价系统统计,截止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8元/斤,价格比上周上涨0.03元/斤,而比上月同时相比下降了1.2元/斤。短短一个月生猪价格就下跌1元/斤之多,但是现在的养殖行业来说,很多农户出售一头生猪能够获得利润依然超过2000元/头,然后饲料价格略微上涨,但是生猪养殖利润依然可观。
受去年猪瘟影响,目前全国生猪产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根据农业部统计,截止今年3月全国生猪存栏依然同比去年下降了27.3%。而我国目前正在加紧恢复生猪产能,扩大养殖规模。
下图为今日我国各地生猪价格表,可供参考(单位:元/斤)
目前我国各地猪肉消费也进入了淡季,同时各大学校还没有开学,猪肉消费需求不够强劲。并且随着市场生猪存栏的不断增多,猪价也正在逐步回调。目前海南地区最高生猪价格已经跌到了19元/斤,而很多地方的猪肉价格也由以前的35元/斤左右下降到现在的25~27元/斤。
猪价的下跌的背后也正是各大养殖户不断增栏、补栏的时节,如今仔猪价格不断上涨,价格也从40元/斤上涨到了70~80元/斤,不少地区卖一头7公斤仔猪价格就高达1300元/头。
一方面我国也在积极的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毕竟这样的高猪价对于市场经济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且我国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陆续投放储备储备冻猪肉将近26万吨,比去年全年投放的还要多,而且随着猪肉替代品比如肉鸡、鸭肉、鱼肉的不断扩大供应,生猪养殖也受到一定影响。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对于养殖户来说,16.8元/斤的毛猪价格依然是比较高的,而且利润可观,但是预计到下半年整体猪价会逐渐回归正常市场价格。
想要提高猪肉供应,就需要多养猪,要养猪,就需要消耗饲料,当各种原因导致饲料价格上涨,如何调节,就养殖户来说,尤其是单纯的大规模养殖,这真的是个大难题。
成本剧增的缘由
2019年猪肉价格出现惊人变化,家人买过最便宜的猪肉9元一斤,而最贵的超过40元。非洲猪瘟以及一些国际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猪肉供需失衡,如今猪肉价格仍然处在高价,养殖业却又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全球爆发的疫情,影响了国际贸易,各国输入输出收到影响,国内饲料原料供应紧缺,饲料价格纷纷上涨,养猪成本日益增加。
就养殖业来说,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饲料配方相对单一,不管是猪,还是家禽,使用的基本都是玉米-豆粕型饲料,而我国豆粕75%以上都依靠进口,一旦豆粕供应链出现问题,养殖业必定会出现难题。
高成本下的养殖
有些大型养殖公司,有自己的饲料研发部,使用菜粕代替豆粕,可菜粕适口性相对来说更差,所含的一些抗营养因子更高,这就导致了料肉比增加,又增加了其他原料比如玉米的消耗量。
这个时候,如果只是农村的家庭养殖,养殖规模小,很多是传统方法饲喂,影响倒不是特别大,单纯只养殖的,尤其是一些大规模的养殖,如今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
养殖业、饲料业如何应对方法
如何调节,现在该如何调节?高成本之下,猪肉就必定会维持高价,靠增加养殖量来降低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短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对于养殖业来,如果成本和收益不成比,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养,看如今的疫情形势,如果想等到饲料降价,中间估计会有很长一段时间。
目前饲料业又面临着禁抗的问题,这对养殖业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目前饲料业多在研究调整饲料配方,比如调整饲料蛋白比例(豆粕属于蛋白饲料),或者使用菜粕、棉籽粕替代一部分的豆粕并寻求最好的替代比例。以上说的这些也不是一下子就想出来的,需要通过实验得出可靠数据,这也需要时间。
总的来说,目前的情形对养殖业、饲料业都是一个挑战,养殖业短时间内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不过对于人所需要的粮油,倒不需要太多担心,只是高价猪肉肯定还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国内的玉米和麦麸的价格还是在合理的价格区间,浮动不大,国际粮油价格的浮动对国内影响不是很大。比如08年国际投机者做多国内粮油期货价格,被政府揍得是鼻青脸肿的,最后灰头土脸的跑了!
生态无抗养殖体系由山西特卡尔兄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继承源自汉朝农业的“阴阳相合、五行相生”思想原理,运用《齐民要术》之土壤、作物、微生物、六畜共生循环关系,从农林下角料转化、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微结构、腐植酸含量入手,打造更为和谐、健康、高效的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人与动物循环共生体系。该体系经历9年探索,创新形成了“本生微生物零排放零污染发酵床”、“粗粮+青饲+中草药”无抗养殖、“四季匹配的中草药饲养”、“品种优选繁育”、“生态活性肥”等主体技术,并形成了“抗生素零使用养殖”、“动物体内抗生素减量”、“提高动物免疫能力”、“功能性猪肉(氨基酸成分由一般的10余种增至20余种)”、“猪肉品质显著提升(动物肌间脂肪含量提高2%达9~10%)”、“农林下角料全转化”、“优质活性生态肥”、“土壤修复和还原应用”等一系列应用成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国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国际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