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是近年来养猪业的常见病,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瓶颈。集约化养猪场、中小型养猪场或农村散养户存在不同程度的仔猪腹泻。针对这一问题,业界采取了n种方法,但效果参差不齐。
在拜访服务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猪场:
1、母猪产仔的时候就出现仔猪拉稀;
2、产后2-3天产房出现仔猪先呕吐后拉稀现象;
3、在产后10天母猪出现奶水少仔猪拉稀的现象;
4、给拉稀的仔猪换一头母猪哺乳,拉稀就好了;
5、给拉稀的仔猪立即断奶拉稀就好了。
出现这种情况很多猪场给仔猪灌药打针,治疗效果不明显,造成仔猪严重脱水,导致僵残仔猪多,死亡率升高,断奶重减轻。究其原因做深度分析。
一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
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
1病毒方面:感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博卡病毒等。
2细菌方面:致病性大肠杆菌(红色痢疾、黄色痢疾、白色痢疾)、沙门氏菌等。
三。寄生虫:球虫等。
4对于母猪:
1) 乳房水肿、子宫内膜炎、乳腺炎、无长突综合征或乳汁分泌不足。
2) 播种便秘,厌食。
3) 营养不均衡,燃料突变。
4) 母猪不干净。
5) 由于不合理的胚胎攻击,仔猪出生体重过轻。
6) 真菌毒素中毒。
5对于小猪:
1) 分娩不规律、脐带血丢失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和腹泻;
2) 低血糖是由于不吃初乳或初乳摄入量不足引起的。小猪必须在出生后6小时内吮吸初乳。当母猪患病造成初乳质、量不足,或仔猪遭受冷应激时,仔猪初乳摄入量不足,引起腹泻。
3) 压力因素。
4) 如果仔猪饲养不当,哺乳乳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发病率,引起仔猪腹泻。成功的寄养仔猪应在出生后12-24小时内完成。
5) 喂食不当。
6环境方面:
1) 温度和湿度。
2) 盗贼的入侵。
3) 气候正在变化。
4) 仔猪补铁与保健。
5) 卫生消毒:产房进出不全。它没有保持清洁、消毒和干燥。
① 结果表明,初生仔猪体温由37℃逐渐下降。如果猪舍洗后不保持干燥,会引起仔猪腹泻。潮湿的地面相当于6-9℃的温降。
② 9m/S相当于空气温降4℃。
③ 昼夜温差超过10℃。仔猪床面温差一般不超过1℃,产房温差不超过2℃。
④ 如果仔猪出生后处理不当,虚弱的仔猪需要特别照顾,但他们被忽视了。腹泻时,注射铁剂会降低他们的免疫力。
各位养猪精英在猪场您有没有发现:
母猪泪斑越严重,小猪拉稀越厉害!
母猪皮肤越粗糙,小猪拉稀越厉害!
毛孔出血点越多,小猪拉稀越厉害!
母猪产后恢复越慢,小猪拉稀越厉害!
母猪精神状态越差,小猪拉稀越厉害!
把拉稀的小猪断奶,小猪拉稀就好了!
给拉稀的仔猪换一头好母猪带,小猪拉稀就好了!
证明:仔猪腹泻不是它的病是它妈妈的病!
2、 流行特性
这种病常年发生,或反复发作。结果表明,采取各种措施后病情突然稳定,约8周后又复发。大量仔猪死亡。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重病农场的仔猪数量少于母猪。
病毒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24小时内迅速脱水,部分呕吐,发病率高,死亡率高。5日龄仔猪死亡率为70%-100%。所有的猪都易感,肠壁变得又薄又亮,肠内没有内容物,腹泻和粪便气味不同,有一种腐烂的苹果味,还有一种难闻的气味。然而,种猪和生长肥育猪出现短暂腹泻,一般不会死亡。
3、 临床症状
(1) 鉴别诊断:
1体温低于39℃,无发热,呈糊状腹泻,多为细菌性腹泻。
2患者体温在39℃以上,发热,严重者呕吐,水样腹泻,且体重迅速减轻,感染性腹泻,多为病毒性腹泻。
三。精神和饮食正常,排出黄白色未消化的饲料残渣如便便,即营养性腹泻或肠蠕动障碍。
4仔猪出生时有初乳或出生后2-3天。难治性黄白痢疾为母亲腹泻,无效或易反弹。
5仔猪出生后1天正常,2-3天开始腹泻。尸体软得像泥。体温由36℃降至37℃,治疗无效。大多数是由伪狂犬病感染引起的。
62-4月龄仔猪腹泻、皮肤发红、发热40℃以上,有大便异味,呈绿色或草绿色。严重时,会有小气泡,很可能是副伤寒。
7仔猪体重30-60斤,排出血色,番茄样或暗褐色大便,多为痢疾。
8当体温高于40℃时,感染迅速,常发生在一窝。严重时,有些会呕吐。它们是水样腹泻,而且很快就会减肥。眼睑糜烂,有明显的眼屎,死后全身发绀。很可能是典型的猪瘟。
(2) 鉴别诊断:
从腹泻发生率、死亡率、病程、发病率来看:
1仔猪腹泻高发: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
2球虫发病率低;
三。沙门氏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的发病率是可变的;
4营养性腹泻、环境因素等;
死亡率:1
1仔猪死亡率高:传染性胃肠炎、梭状芽孢杆菌肠炎、早发性大肠杆菌。
2低死亡率:痢疾,球虫,轮状病毒,迟发性大肠杆菌。
三。死亡率是可变的:沙门氏菌,环境因素。
病程:
1病程长:营养性腹泻、球虫病、轮状病毒、迟发性大肠杆菌、营养因子。
2病程短:感染性胃肠炎、梭状芽孢杆菌肠炎、早发性大肠杆菌。
三。病程:沙门氏菌。
腹泻的类型可以根据症状来判断
1颜色:黄色-细菌性腹泻,真菌毒素慢性中毒,灰色-沙门氏菌引起,低温腹泻,黑色-病毒性腹泻。
2PH值:酸性病毒性腹泻,碱性细菌性腹泻。
三。腹泻状况:喷气病毒性腹泻、下游细菌性腹泻、水质、高盐含量。
4气味:唤醒气味-细菌性腹泻,腐烂的苹果气味-病毒性腹泻。
4、 综合防治策略
目前,这种疾病尚无特效方案,能立竿见影。只有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才能减少损失。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同一方案在一些农场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但在其他农场使用可能没有任何效果。这种不可复制性让养猪场的生产管理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下手。
实际上,所有的方案都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针对母猪的,另一类是针对仔猪的,第三类是针对环境管理和控制的。
1母猪选择:
1) 对于病毒性腹泻:
结果表明,选择疫苗免疫,选择与当前流行株高度同源的灭活疫苗,制定完整的免疫方案,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因此,控制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推荐免疫方案为:9月和10月用与流行病毒株高度同源的灭活疫苗对母猪(包括后备母猪)进行两次免疫,然后分别于出生前30-40天和15-20天免疫一次。实际生产表明,这种免疫程序能大大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
2) 建议养猪场进行抗体检测
关注影响整个猪群的经典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的基础免疫也非常重要。定期检测防治效果,及时调整也非常重要。不少养猪场证实,只要这四种疾病相对稳定,即使仔猪出现腹泻,损失也会相对较小。
3) 消除母猪隐性感染、免疫抑制和病毒携带
为增加抗病营养,改善牛奶品质,增加1吨泌乳量:母猪1公斤多威+1公斤黄芪多糖+2公斤微生态母猪2公斤,15天后按正常剂量使用1个月。
预防产后三联症的发生。
在真菌毒素存在下,添加高质量的脱模剂30天;
4) 秋冬季节要做好母猪的驱赶工作,每季度一次。
2对于小猪:
清除产房病原体;
1经清洗、消毒、干燥一周后,即可转入健康母猪体内;
2母猪转场室应清洁消毒;
三。在隔离的情况下,必须赶走健康的母猪
4加强管理减少沟通
5、将产房温度提高到25摄氏度以上;10日龄以上,断奶,人工奶喂养;10日龄代母猪代奶;禁止用猪喷雾消毒,必须保持酒吧房干燥;最好进行彻底的空栏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关断猪舍管理、工具严格消毒。
仔猪靶向治疗
1腹泻仔猪用大蒜苦参注射液肌肉注射或口服。
2对于脱水仔猪,持牌兽医推荐猪腹腔注射实用小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100ml,0.9%生理盐水15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30ml,庆大霉素40万单位,阿托品0.5mg,地塞米松5mg。
仔猪饲喂黄芪多糖可溶性粉、硫酸粘杆菌素和口服补液盐2~3天。
三。环境管理控制计划:
任何疫苗或药物都不能完全取代良好管理对猪群的影响。猪越小,对任何疾病的处理就越严重,这就需要更细致的管理。
1) 卫生:
由于该病是通过感染被感染猪粪便中的病原体而传播的,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因此,清理猪舍粪便,减少环境中病原体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尽快消灭腹泻仔猪,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及时干燥消毒生石灰,可以缩短发病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损失。
2) 温度:
传统的冬季腹泻,只需要把房子的温度提高到20-25度,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了。温度控制也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窝内温度在23度以上,仔猪(孵化器)第一周的温度要求为34-35℃,第二周为30-31℃,第三周为26-27℃。体温是最好的保健药!
3) 湿度:
湿度也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在低温下降低湿度的最好方法是使用热风机。它可以保暖,降低湿度。干燥是最好的消毒剂!
4)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产房仔猪腹泻时,只注意保温,不控制氨气浓度,不注意空气质量,就治不好。通过提高温度和合理控制氨氮浓度,可以治愈腹泻。证明空气是最好的营养!
5) 产房实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
产房周转频率!产房实行严格的全员出勤制度。母猪、仔猪按单位断奶后,应彻底清洗、消毒、晾干、熏蒸、排空。至少7天后,它们可以转移到分娩母猪。
6)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无关生产人员出入
要注意对进出猪场的人员、物资、车辆进行隔离消毒,防止病原体从外界进入猪场。
标签: 仔猪腹泻原因及解决方案 导致仔猪腹泻的病原 仔猪腹泻的原因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