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14日,这个让清华、北大学子转行的行业在“百岛之市、 浪漫之城”广东•珠海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高峰论坛。由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2017)中国猪业(珠海)高峰论坛在珠海度假村酒店隆重召开,汇集了国内外养猪业顶级大咖、规模化猪场老板及猪场技术负责人以及众多行业媒体等千余人。
千人论坛现场人气爆满
论坛以“交流分享、合作共赢”为宗旨,以“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强做大”为主题,以“新视野、新思路、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案、新模式”为特色,旨在聚集猪业各领域顶级智慧,整合行业内外有效资源,帮助猪业企业找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最佳实现路径,推动中国猪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本期小编跟养猪小伙伴们分享上海盛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尉明博士的报告《论中国规模养猪业存在的问题》。
嘉宾简介:尉明,博士,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常务副会长、上海盛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养猪业正经历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时期。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都与传统的意识、方法和人相关联。现代欧美养猪生产技术、管理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借鉴,成为我们学习发展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最有效捷径。
丹麦养猪生产的高效率指标之一
PSY (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量),PSY的构成要素:PSY=产活仔数×产房乳猪存活率×母猪年均胎次。
从2005年开始,丹麦全国养猪PSY水平一直以年平均0.5头的速度上升。2015年,全国平均PSY已经超过31头,估计2017年平均水平在32头。
中丹效率差异
丹麦效率:PSY = 32(PSY = 15.8×90%×2.25 = 32)。
中国现状:PSY = 20(PSY = 10.6×90%×2.1 = 20)。
结果:丹麦母猪繁殖效率高于中国60%。
原因:高活产仔数,高年产胎次。
差异分析
①活产仔数:与遗传、健康、管理有关;②母猪年均胎次:与管理、健康、营养有关。
1、活产仔数
我们的活产仔数为什么少?①未使用或使用不好高产的种猪;②缺乏专业的制种实践;③未能保持高健康水平(缺乏良好的健康管理);④未能提供高产母猪的营养需要;⑤未能提供配套的饲养管理。
2、产活仔猪的关键
①遗传潜力:专业种猪公司;②健康种猪:引进健康种猪,维持健康种群;③健康管理:隔离适应、生物安全;④生产管理:科学的管理规范。
3、母猪年均胎次
我们的母猪年均胎次为什么少?①种猪管理:种猪更换率、淘汰率、选择;②计划管理:后备猪计划、配种方案、淘汰计划;③生产技术:AI(人工授精)、配种、后备猪培育、数据管理。
常见问题:我们的母猪年均胎次为什么少?①20-30%的淘汰率;②疾病: 蓝耳病、伪狂犬病、FMD(口蹄疫)、喘气病、圆环病毒病;③母猪亚健康:疾病、营养、环境;④季节和环境影响:温度、通风;⑤后备猪培育:规范和标准;⑥没有数据管理:数据是管理关键。
丹麦高PSY的原因
1、高遗传性能种猪的使用,即产活仔数≥15。
2、保持猪场健康水平,确保遗传潜力稳定发挥。
3、专业高效的种群管理,即母猪年均胎次≥2.3。
丹麦高PSY的养猪生产实践
1、品种选择与种猪引进
①引进和使用高遗传性能的种猪;②丹麦国家育种体系:育种+扩繁+人工授精站;③顶级种公猪的应用:人工授精站。
2、理想的环境控制
①猪场设备设施:机械化、自动化;②理想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通风。
3、配种管理
①人工授精:采购精液(专业人工授精站);②配种管理:配种计划与执行,配种管理规范、配种标识、查情管理、妊娠诊断。
4、健康管理
①科学的猪场选址,远离可能的污染源;②从源头上控制:引进健康种猪,检测,隔离适应;③全程维护健康:生物安全规范和执行;④独立兽医服务:月度兽医访问制度;⑤关键:两点式生产布局,全进全出;⑥人才团队:有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农场主;⑦营养管理:专业的营养解决方案;⑧数据化管理:全面数据化;⑨生产管理:规范和标准;⑩技术:资源整合。
小结: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不专业、不规范、不标准、不工匠、不信息。这些特色都是中国养猪业传统意识和实践的遗产!!!面对未来,中国养猪业的出路一方面就是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另一方面,就是建设现代化养猪生产体系。一个与时俱进的养猪生产的基础必须是建设一个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将遗传、营养、健康、生产、管理发挥到极致。
论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建设
1、育种和制种体系
品种从哪儿来?品种怎么改良?怎样制种和扩繁?
2、生物安全体系
猪场地址怎样选择?生物安全制度与执行?怎样运输管理?怎样进行饲料供应管理?怎样进行人员管理?
3、生产管理体系
数据和信息化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
4、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和选拔;培训机构与方法;专业化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工匠精神。
总结
中国养猪业正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生产方式转型。传统的意识、方法、实践和人正在阻碍我们走向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之桎梏,学习欧美现代化养猪生产技术、管理和实践,建立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养猪生产体系。我们需要体系意识,整合资源,合作共赢,不断创新,走出中国特色的养猪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之路!
温馨提示
第三届(2017)中国猪业(珠海)高峰论坛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您持续关注“新猪网微信公众平台”,小编将陆续分享!
《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
组织简介:《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China Swine Industry Summit Forum)是由中国著名实力派实践型养猪专家——李俊柱先生,在充分论证中国猪业发展历程和真实现状基础上,在各位猪业前辈与猪业大佬的大力支持下,顺应中国市场和行业需求,引领现代发展潮流与趋势,在原中国猪业高层交流论坛微信群的基础上,诚邀猪业前辈,广纳猪业贤士,汇聚猪业精英,尽揽猪业高人,而后正式成立的——中国民间猪业论坛组织。
宗旨与核心:坚持“交流分享,合作共赢”论坛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论坛原则;坚持“高层”与“高管”的成员论坛性质;坚持“务实交流、拒绝忽悠”论坛文化;坚持“分享”为最高的论坛核心价值观;坚持服务猪业,打造猪业高端交流论坛。
第四届(2018)中国猪业(珠海)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珠海)世界猪业博览会将于2018年12月13日-14日在珠海横琴自贸区——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欢迎您的参与!
标签: 中国养猪生产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养猪行业现在如何 谈谈我国养猪业的现状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