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18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饲料年出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我国饲料年出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鳜鱼年产值超200亿元,制约鳜鱼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梁旭方在2018首届中国鳜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到,鳜鱼的价格是世界第一大养殖鱼类草鱼的10倍,年产值与草鱼相当,超200亿元。而饲料是制约鳜鱼产业发展的关键。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 梁旭方

鳜鱼终生只食活饵料鱼,用饲料替代活鱼养鳜是世界级的难题。

鳜鱼在深夜或傍晚的摄食能力较强,依靠侧线振动诱捕活饵能力强,这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

通过实验发现,用人工饲料驯化的鳜鱼,30%的鱼生长速度快,20%吃饲料少,且容易发病并感染其他鱼。鳜鱼驯料无法单靠饲料工艺的改进,还需要通过选育来改进。通过近交选育的鳜鱼,遗传多样性下降的非常快。通过寻找,发现易驯食的品系在中国的中部比较集中。

经过选育的“杂交鳜”,其驯化效果也更为明显。

没有努力把鳜鱼苗送达美国的江河湖里去。这个吃其他美国泛滥鱼的鱼苗,可以推荐美国引进。然后以后我们就等着美国求我们进口了。不要进口活鱼,逼着美国佬给我们先腌成臭鳜鱼!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鳜鱼主要还是以天然捕捞为主,养殖的产量非常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品出口市场对外开放,鳜鱼的身价也因此飞速飙升,甚至一度达到40美元/公斤的高价。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巨额的利润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鳜鱼产业的热情,不少养殖户纷纷投身于鳜鱼的养殖业。在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突破以后,广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最新的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鳜鱼养殖的总产量为33.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最高的省份是广东,产量为10.6万吨;位于第2位的省份是湖北,养殖产量为7.9万吨。

作为传统的名贵高档水产品,鳜鱼的养殖产量总体还是相当可观的,超过了黄鳝的31.3万吨,远高于长吻鮠的2.2万吨。但就目前的产业现状来看,阻碍鳜鱼产业发展的因素也有不少,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以下两点:

第一,饲料驯化的成功率比较低,食性驯化技术还没有普及

众所周知,鳜鱼是一种非常挑食的鱼类,野生的鳜鱼对猎物的种类甚至是体型、大小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自然状态下,鳜鱼的捕食方式是“打伏击”,等到猎物靠近时会突然发动攻击。所以,如果是投喂死去的冰鲜鱼,鳜鱼的摄食量将大大降低。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鳜鱼以活饵为食的天性是很难被驯化的,想让鳜鱼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非常困难。另外,随着体型的不断增大,鳜鱼对饵料鱼规格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鳜鱼养殖的难度。

在养殖上,提前准备数量充足的饵料鱼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人工繁育的草鱼苗、鳊鱼苗以及捕捞的麦穗鱼、土鲮等小杂鱼。这些饵料鱼体型细长,是鳜鱼的最爱。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为了饲养鳜鱼而专门培育的饵料鱼

这些饵料鱼的规格大小和鳜鱼的生长时期是同步匹配的,如果饵料鱼太大,鳜鱼会吃不下;如果饵料鱼太小,饵料鱼又不够吃——对饵料鱼规格的把握确实是一个让不少养殖户们都非常头疼的问题。

如果全程投喂鲜活的生物饵料,成本显然太高,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这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目前业内主流的做法是对鳜鱼的幼鱼进行食性驯化,将其食性逐渐转变为以人工配合饲料为食,如此一来,养殖成本将大大降低,产量也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是很遗憾,驯化鳜鱼鱼苗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普及,食性驯化依然是制约鳜鱼产业发展的最大瓶径。

第二,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不够

鳜鱼作为名贵的水产品,无论是苗种还是饲料,投入的经济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属于典型的高技术、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目前国内鳜鱼的养殖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养殖,另外一种是和其他鱼类套养在一起。其中单独养殖鳜鱼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难度也最大,具体表现为:

  • 首先,要保证能够提供数量充足且适口的饵料鱼。这就要求养殖户具有扎实的人工育苗技术,否则就要通过其他渠道来专门购买饵料鱼,这样的话成本会很高。
  • 其次,要保证池塘水质清新。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清新的水质条件下生长会更快。养殖户需要经常观察池塘的水色并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另外,标苗期间的管理难度也很大,稍有马虎鳜鱼苗的成活率就可能会下降。

除了技术方面的难度,投入的经济成本和对应的风险也很高。从目前的养殖现状来看,一亩鳜鱼的投入成本在13,000元左右,如果鳜鱼的养殖能够大获成功,那么每亩的盈利可以达到100%;但是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或者产量上不来,养殖户也可能会血本无归。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所以综合来看,阻碍鳜鱼养殖业发展的既有主观因素(个人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又有客观因素(市场行情、天气状况),鳜鱼养殖能否获利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总结

鳜鱼历来都是名特优水产的杰出代表,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但是去年鳜鱼的市场行情却上演了一次“大跳水”,整个行业都不怎么景气,这对养殖户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大的方面来看,鳜鱼食性驯化技术的普及依然是阻碍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从养殖户的角度来看,鳜鱼的养殖投入成本高、风险大、不可控因素多,普通的养殖户很难把握主动权,抵抗风险的能力普遍偏低。有时候即便技术过关,养殖的产量也达到了预期,但如果市场行情不给力,那么依然是赚不了钱的。

总之,鳜鱼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想要取得像黄颡鱼产业那样的耀眼成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个人认为,通过杂交和选育培育出饲料驯化率更高的鳜鱼新品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杂交选育出新的鳜鱼品种,提高子代的饲料转化率,这可能是一个突破产业瓶颈的有效方法。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梁旭方在2018首届中国鳜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到,鳜鱼的价格是世界第一大养殖鱼类草鱼的10倍,年产值与草鱼相当,超200亿元。而饲料是制约鳜鱼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饲料年出口 我国饲料年出口多少吨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 梁旭方

鳜鱼终生只食活饵料鱼,用饲料替代活鱼养鳜是世界级的难题。

鳜鱼在深夜或傍晚的摄食能力较强,依靠侧线振动诱捕活饵能力强,这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

通过实验发现,用人工饲料驯化的鳜鱼,30%的鱼生长速度快,20%吃饲料少,且容易发病并感染其他鱼。鳜鱼驯料无法单靠饲料工艺的改进,还需要通过选育来改进。通过近交选育的鳜鱼,遗传多样性下降的非常快。通过寻找,发现易驯食的品系在中国的中部比较集中。

经过选育的“杂交鳜”,其驯化效果也更为明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饲料年出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饲料年出口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饲料 出口 我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