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晓雯】,私信我,回复“在”,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聊管理,看养殖,论行情,一起畅谈养殖天下事!
什么叫番鸭细小病毒病?有什么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鸭,发病时间集中在2~4周龄的雏鸭,3周龄为发病高峰,故有“三周病”之称。本病一旦发生,数日内即可波及全群。近年来,有发病日龄增大的趋势,即35日龄以前发病的病例也不少。本病是对番鸭养殖业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病原仅对纯种番鸭致病,而对本地的麻鸭、樱桃谷、肉鸭、成年番鸭,甚至杂交番鸭都不会感染与发病,真正的“三周病”对雏鹅也不感染。病程为2~5天,死亡率可达40%~50%,人工感染的死亡率可高至80%。感染来自非小鹅瘟流行地区,未接种过小鹅瘟疫苗的健康雏鹅未见发病,表明本病毒仅对雏番鸭易感。
临床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
喘气、腹泻、脱水、软脚并迅速消瘦,仅发生于雏番鸭为特征。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离群呆立,软脚、不愿走动,羽毛直立,两翅下垂、尾端向下弯曲,腹泻,脱水,拉出灰白或淡绿色稀粪,喙端发绀,蹼间及脚趾也有不同程度发绀,呼吸用力,食欲、饮欲废绝,后期消瘦常蹲伏于地,张嘴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病例病鸭大量掉毛,成为“光脱鸭”,生长发育受阻,多数病鸭成为“僵鸭”。
剖检病变其特征性病变
呈现胰炎、肠炎和肝炎。全身呈败血现象,心脏变圆呈灰白色,肝稍肿,呈紫褐色或土色,胰
脏发炎,胆囊显著肿大。特征性病变在肠道上,十二指肠、空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有大量出血点,回肠中后段常可见到外观呈显著膨大的肠节剖开后见大量炎性渗出物并混有脱落的肠粘膜有的有假性栓子,而盲肠内有长约3~4厘米的栓塞物。直肠粘液分泌较多,粘膜上有大量出血点,肛门外翻,附有稀粪。
番鸭细小病毒病应如何防制?
各种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但根据本病仅发生于雏番鸭而成年番鸭不患病的流行与发病特点,可采用组织灭活疫苗免疫母番鸭,利用其母源抗体来保护雏番鸭。另外,对本病流行初期的雏番鸭群,也可采用免疫蛋黄或康复鸭蛋黄制备匀浆,进行被动免疫等紧急预防措施。
对于本病的防制可用以下办法:
1.注射番鸭细小病毒病抗血清每只肌肉或皮下注射2毫升,对早期病例具有70%~80%的治愈率。也可对健康雏番鸭每只皮下注射0.8毫升进行被动免疫。
2.卵黄抗体紧急免疫防治根据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原理,用当地本病的毒株对母番鸭经多次强化免疫后10~30天内所产免疫种蛋制备高免卵黄抗体,每只雏番鸭皮下注射1毫升,对病鸭和同群雏鸭进行紧急防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并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对健康群也可进行被动免射。
3.主动免疫防治应用MDPV(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对1~5日龄左右雏番鸭每羽皮下注0.3~0.5毫升,可使雏番鸭获得理想的主动免疫效果。一般免疫接种后,平均成活率可达到97%以上。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晓雯】,私信我,回复“在”,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聊管理,看养殖,论行情,一起畅谈养殖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