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沈阳畜和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沈阳畜和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内蒙古通辽发生疑似牛炭疽疫情,近期牛羊肉还能吃吗?
感谢题主乐天的邀请。
炭疽疫情,是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分泌的毒素是引起血液性病症的始作俑者,炭疽芽孢杆菌抗力不强,易被常见消毒剂杀灭,而其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室温下存活20年以上,在皮毛中可存活数年。可见芽孢以其强悍的存活力维持了细菌前体数量,在合适的条件下成长为活菌。
芽胞可存活20~30年,日光曝晒100小时、煮沸40分钟、140℃干热3小时、110℃高压蒸汽60分钟、以及浸泡于10%甲醛溶液15分钟、新配苯酚溶液(5%)和20%含氯石灰溶液数日以上,才能将芽胞杀灭。
现在回到正题,牛羊肉还能吃吗?
首先,如果在疫点附近,或是疫区,那还是不要冒着风险满足你的味蕾,因为在这几公里或十几公里的半径范围内,无论是活菌还是孢子多少都会有些扩散,周边的易感动物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也会被扑杀并无害化处理,配合高密度的消毒才得以控制病原传播。
如果在疫区之外,购买通过检疫的牛羊肉,自己加工食用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直接购买牛羊肉制品(熟的),不自己加工,风险更小,因为避免了直接接触生鲜肉的过程,另外避免食用牛羊肉刺身。
如果不小心购买到了病死肉或炭疽同群动物的肉,那么在加工的过程中就有很高的感染风险,病死肉由于其实尸体僵硬不全,血液凝固不良的特征,估计也很难流通到消费者手里。但炭疽病死动物同群动物的身上,特别是皮毛里很有可能携带芽孢,会污染肉品,即使通过40分钟的煮沸杀死了肉中的芽孢,但所接触的案板,道具等有可能被污染,成为潜在传染源。
综上,如果您是身处在非疫区,看到相关新闻无比担忧,只要购买经过正规检疫的健康肉品,做熟肉品,且生熟厨具分开,不直接接触动物,那么您还是该吃涮肉吃涮肉,该红烧就烧,该腊牛肉就腊,但不该生吃的可别生吃。
最近爆发的炭疽疫情让很多人都担心,先是黑龙江爆发了羊炭疽病,然后是通辽爆发了牛炭疽(通辽在地理上属于东北),再加上沈阳爆发的猪非洲猪瘟,可以说是给东北的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次引发牛感染的是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有两大可怕之处。
1,人畜共患
我们知道大部分疾病是只感染特定生物的,但是炭疽病却可以感染多种生物,比如最常见的是感染牛羊,其次是感染人和猪。
因此爆发了炭疽病,人就会处于危险中。
比如在黑龙江羊炭疽中有1人临床诊断为疑似病例,1人无明确诊断
在通辽炭疽中8人感染疑似皮肤炭疽。
不过现在医疗技术可以在早期发病的时候治愈。
2,难以彻底消灭
炭疽杆菌的另一大特点是难以彻底消灭。当炭疽杆菌遇到恶劣的环境的时候,炭疽杆菌就会变成芽孢,这种情况下, 它们可以存活十几年,从而会成为潜在的威胁,当环境变成合适的时候,又开始出现。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
不过对于人类来说,如果我们及时扑杀了感染的动物的话,至少不用担心被感染。
而即使是肉类里感染了炭疽病,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通过高温杀菌的方式把炭疽杆菌杀死。
下图是来自科学研究的证据,炭疽在100摄氏度加热10分钟既可以灭掉。
所以,如果可以煮一下,是不用担心的。
不过,对于喜欢吃生牛肉的比如七分熟之类的,要悠着点。
此外,避开疫区的牛羊肉,是一种谨慎的做法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类家畜(草食动物最易感染)、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20世纪60年以来,尽管各类炭疽流行的病例有所减少,但在全世界仍广泛分布,我国近年一直有零星发病,近期内蒙古通辽、黑龙江七台河等地均有病例报告。
牛患炭疽后症状还是非常明显的,患牛变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呈蓝紫色、天然孔流出焦油样血液,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便会死亡,发展相对缓慢的亚急性患牛则表现为喉部、颈部、胸前、腹下、乳房等皮肤、直肠或口腔黏膜发生局部性炎性水肿,有时局部皮肤龟裂渗出淡红色液体,有可能形成溃疡,称炭疽痈。可以说牛患炭疽后十分容易便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而养牛户、畜牧工作人员及屠宰人员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肯定会上报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对于炭疽的重视要远超一般人想象,对于口蹄疫、牛肺疫等疫病或许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扑杀就不扑杀,毕竟口蹄疫、牛肺疫不会对人造成感染,而炭疽却可以对人造成感染,所以一经发现患炭疽的牛整群都要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甚至周围牛群都要进行扑杀,而且患牛待过的环境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因此大家不用担心患牛、患羊流入市场,可以放心购买牛羊肉!
关注答主学习养殖技术,伴您养殖路上快乐前行!
炭疽病爆发于城市,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职业病,散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通过食用病畜的肉类及其副产品而发生感染。自上世纪以来炭疽病在世界的发病率逐渐降低,但仍是世界上流行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并没有彻底遏制。近期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接连发生患病案例。
但是,虽然炭疽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我们也没有必要引起恐慌。市面上所售卖给公众的牛羊肉都是通过检验检疫部门检验的,可以把患病的肉类产品截流。
加之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注意食品安全,在烹饪市面上买回的肉类产品时应该严格把控烹饪温度,和肉类的加工方法,保存方法等。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把食品安全时刻谨记心间,这样才会把疾病有效控制在口外。
关注【食代】带你了解各种食材背后的历史故事。
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传染性非常强的人畜共患病。炭疽疫情属于最高级别的动物传染病。
首先,我们要谨慎认真对待这一疫情,但是没有必要恐慌,尽量不要去疫区游玩,不要在市场上购买来源不明的生肉。因为炭疽的传染性比较强,而且炭疽一旦离开病原,就会在空气中形成芽孢,芽孢能够在环境中存活许多年。当然,芽孢只有成为炭疽杆菌才致病。
其次,不在疫区的人们,保持正常生活就好。从报道来看,疫情在小范围发现,小片疫区之间没有明显因果关系,说明两处,牛炭疽和羊炭疽都属于偶发疫情。而且,疫情得到了明显控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现象。所以,对于远离疫区的大众,看看新闻就好,没有必要因此恐慌、焦虑。也不必刻意改变生活习惯。
再次,炭疽已经被我们熟知多年,虽然有一定传染风险,但是也是控制手段较为成熟的疫病。而且炭疽杆菌在非芽孢状态极易灭活,沸水中几秒就灭活。通常使用的广谱抗菌药对炭疽杆菌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最后,讲一个判断炭疽病的方法,非常简单,动物死后,粘膜出黑血,长时间尸僵不全,(也就是尸体不僵硬),血液不凝(病畜死亡24小时以上,主要动、静脉血管里的血液不凝固),普通显微镜镜检病畜血液中可见许多杆状细菌。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
改朝换代,不仅仅是皇帝、后妃的命运转折,对于高官大臣们来说,这也是难逃的一劫——要不隐名埋姓解甲归田,要不劫后余生被明主赏识再度重用,要不惨死刀下,要不以死殉国……今天要说的这九位封疆大吏便是清朝的总督,他们在面对清朝灭亡之时,也有着不同的命运。
东三省总府赵尔巽,他本人是非常反对共和的,也是一个有骨气的清臣。辛亥革命之后,这些高官大臣王公贵族们都选择前往青岛,赵尔巽已经做了挺久的高官,虽然有些本钱,但蜗居在青岛小宾馆的生活让他透不过气。后来他便联合其他几个官僚组成了“十老会”,常常聚在一起回忆过往,互相安稳。这个时候袁世凯也在尝试着到处拉拢人才,于是就派人找到了赵尔巽,赵尔巽不愿当袁世凯的顾问,但当袁世凯邀请他主持修订《清史》之时,他却同意了。他对清朝廷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心编书,不作他想。但由于常年忧郁,积劳成疾,赵尔巽死于任上,第二年清史出版。
云贵总督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因为支持袁世凯称帝,所以在袁世凯死后不得不退居天津。后来因为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政治斗争升级,他也曾做过一周时间的国务总理。晚年他住在苏州,宅邸名为“蜕庐”,可见他在这一场场朝堂风雨之后终于还是想通,最后他病逝在上海,人们都称其为短命总理。不过李经羲还有一事值得说道,他曾经对朱德元帅和蔡锷有过知遇之恩。
四川总督赵尔丰和赵尔巽是兄弟,赵尔丰在位之时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曾经镇压了西藏的叛乱军,粉碎了英国操控西藏的计划,阻止了西藏的分裂。因为武昌起义之时,他下令屠杀革命人士,所以后来被公审处决,算是极为总督之中下场最为凄惨的一个。
直隶总督张镇芳是袁世凯的亲戚,也是因为家族关系,等到袁世凯离职之后,他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也算是一心一意跟着袁世凯干事业的。袁世凯去世之后,他依旧不死心,还在联络张勋搞复辟。失败后被判重刑,后来借钱消灾逃过一死,也算是安安分分度过了下半生,一直活到了七十几岁。
两江总督张勋是极为旧臣之中最忠于满清的忠臣之一,清朝灭亡之后,他到死(1923年)都留着辫子,并且不允许部下剪辫。他对清朝的复辟始终不死心,一次次失败之后,他最终只能躲在天津。去世之时,他叹自己无力回天,只得独善其身。张勋固然固执保守,但是也算是忠臣了。
闽浙总督松寿是个悲壮之人,他出身满洲贵族,对清帝忠心不二。在清朝灭亡之时,他还在誓死抵抗,在无力回天之时吞金殉国。
陕甘总督升允的命运就比较复杂了,他在光绪帝时就已经是陕甘总督,因为反对维新变法被强制撤职。在武昌起义之后,清帝又想起了他,将他重新找了回来,继续做他的陕甘总督。即便清王朝如此待他,他还是极为忠心的,一直在为清帝寻找出路,试图辅佐清帝复辟。九一八事变之后,升允忧心过度而亡。
以上两位总督的事迹还是比较触动人心的,但也有胆小无能之辈。湖广总督瑞澄就是大清的掘墓人之一。他出身满洲正黄旗,少年时就是出了名的京城恶少,在起义前,他明明得到了起义者的名单,却敷衍了事,加速了武昌起义的进程。事发之后他丢盔弃甲逃到日本,等到风头过了才偷偷回到上海。
两广总督张鸣岐是个左右摇摆的汉奸,晚清两广地区本就是多事之地,张鸣岐以钱财向袁世凯买了这官做做,在袁世凯复辟的时候溜须拍马无所不作。袁世凯死了之后,他躲在天津安分了一段时间,九一八事变之后迅速投靠日本人,为人所不齿。
直接盘点末代的九位总督吧,毕竟,题中所说的封疆大吏其实就是总督。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是最后设立总督的,而最后一任总督就是赵尔巽,进士出身也是一个东北人。在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想让赵尔巽当自己的顾问的,可是也许是因为还有一点骨气吧,所以赵尔巽就没有去,而袁世凯也没有过多的为难,让他去编写清史,可是还没写完,就留下一个稿子赵尔巽就因病去世了。
直隶总督张镇芳
原本的直隶总督是袁世凯,后来袁世凯退岗离职,于是他兄嫂的弟弟张镇芳就直接接他的班了。也是因为这关系,所以张镇芳在清朝灭亡之后就直接跟着袁世凯干了,后来袁世凯去世了,他就跟着张勋搞起了复辟,失败后被抓了判了个无期,之后破财消灾出了狱就去经商去了,享年七十岁,也算的上是结局好的了。
两江总督张勋
张勋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了,因为他对清王朝都至死不渝,不仅搞起了复辟,到死的时候都留着辫子,而且还让自己的手下都留着辫子,是个典型的保守派。在复辟失败后,他就逃到了天津,直到1923年去世,被运回老家江西安葬。他自称: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是满洲正旗人,在清朝灭亡的时候,他尽力的去抵抗,甚至让妇女手持兵器。最后,秉持着国在人在,国亡人亡的念头,松寿吞金自杀,为大清殉葬去了。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被称作是大清的掘墓人,因为正是因为瑞澄,武昌首义才这么快就爆发了,撇开调兵去四川不说,早在起义之前,瑞澄就得到了起义者的名单,可是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他竟然随便抓几个杀了就完事了,导致了起义者横下心直接提前起义了。都没有怎么反抗就直接逃到了上海后来再逃到日本,等到风头过去了又回到上海于1915年去世。
两广总督张鸣岐
因为在晚清时期,两广地区着实是是非之地,处于多事之秋,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来两广,后来张鸣岐通过走后门买通了袁世凯才来到两广当总督(难度也不怎么大)清朝灭亡之后,他就投奔袁世凯去了,尽极阿谀奉承鼓吹袁世凯复辟帝制。后来袁世凯去世,他就逃到了天津,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就直接投奔日本人去了,也正因为此而为国人所诟病,直接被定性为汉奸,在1945年被骂死了。
陕甘总督升允
升允是蒙古镶黄旗人,原本就是陕甘总督,后来因为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而被强制退休了,后来在武昌起义时就又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在上任之后,他就反攻西安,想为皇帝留下一条后路,可惜的是,西安还没打下来呢,大清就灭亡了。不过他还不死心,仍然与革命党对抗,还策划复辟帝制,为此,他还和日本人走的比较近,幻想着借助日本的力量复辟,不过,他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算的上是末代总督中比较有作为的了,因为他在任期间率领军队去西藏镇压由英国人操纵的西藏叛乱军,并且将其打败,将西藏保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中,不至于分裂出去。后来武昌起义之后,因为在四川保路运动中屠杀革命党人士,所以赵尔丰被直接公审处决。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同时也是云南讲武堂的总办,结果用清朝的资源培养了一大批的革命人士。在武昌起义之后,蔡锷将其礼送出境,而李经羲则在去过上海遇挫之后直接去投奔了袁世凯,于1925年在上海去世。
呼,整理这些资料好累~
有人说清朝的组织架构注定了农民起义是很难成功的,后来我翻阅历史,清朝享国近三百年的历史,确实没有农民起义成功的案例,除了官员任命制度,还有最基本的军事制度,清朝前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后期大多是汉人组成的军队。
今天就来讲讲清朝的“封疆大吏”,其实这在清朝之前就有,多指古代省一级长官,负责整个省份的军政事务,简单来说就是相当于如今省委书记外加军区司令的职位,而清朝共有9位封疆大吏,分别是:
两江总督(江苏江西安徽)、湖广总督(湖南湖北)、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甘陕总督、云贵总督;
那么这九位封疆大吏的最后一任总督都是谁?他们的在清朝灭亡之后结局如何?
两江总督(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
清末民初大臣,江西奉新人,清朝灭亡后,张勋为了表示自己效忠于清朝,下令禁止所辖部队剪辫子,1917年拥护溥仪复辟失败,1923年,张勋在天津病逝,灵柩被送回奉新老家安葬。
湖广总督(段祺瑞)1865—1936
出生于安徽合肥,皖系军阀首领,在清朝灭亡之后,曾组织张勋复辟,后日本要求段祺瑞在东北组织傀儡政府,被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宏恩医院病逝。
闽浙总督(松寿)
满洲正白旗人,在清朝灭亡之后,松寿还顽强抵抗,组织旗兵发动反击,最后和革命军激战一夜,溃败之后,松寿看见大势已去,吞尽自杀。
两广总督(张鸣岐)1875—1945
清朝灭亡之后,张鸣歧指挥军队镇压革命军,眼看大事不妙,竟然携款逃亡日本,后又因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被封一等伯爵。袁世凯去世之后,又逃亡天津,日本入侵后又勾结日本特务,沦为汉奸,还生成“大东亚战争必胜!”日本投降后张鸣岐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死去。
直隶总督(张镇芳)1863—1933
是袁世凯兄嫂的弟弟,民国成立之后,担任河南都督一职,1914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被列为“七凶”之一,袁世凯去世后又参与张勋复辟,担任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后被抓,1918年被释放。张镇芳心系自己家乡,曾多次为家乡捐款,1933年,张镇芳在天津东南郊吴窑村病逝,时年70岁。
四川总督(赵尔丰)1845年-1911年
赵尔丰为辽宁人,1908年平定西藏,1911年4月,因为自己的兄长被调往东三省任职总督一职,之后清政府下令自己前去镇压保路运动,所以导致湖北兵力空虚,爆发了武昌起义,1911年10月,赵尔丰想要策划兵变,却被尹昌衡发现并抓获,最后被杀死,时年66岁。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
辛亥革命之后,清朝覆灭,赵尔巽在清史馆工作,着手编纂清史,此时的赵尔巽已经是古稀之年,之后他主持编纂了《清史》,还在全国各地网罗了一批学者,1927年,赵尔巽因病去世,此时的《清史稿》并未完成,可谓是带着遗憾去世。
甘陕总督(长庚)1843—1914
满洲正黄旗人,宣统元年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灭亡之后,长庚就将总督印章交给了布政使赵惟熙,1914年,长庚病逝,时年71岁。
云贵总督(李经羲)1860—1925
李经羲在清朝灭亡后被蔡锷送至北京,与其他官员组织维持国会,袁世凯任命他为政治会议议长,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官,1917年,被黎元洪任命为国务总理,后来又遇到张勋复辟,总理一职才担任了一周不到就离职,1925年在上海病逝,时年65岁。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沈阳畜和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沈阳畜和生物科技饲料有限公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