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黄曲霉素 饲料黄曲霉素超标对猪的影响

农村养殖畜牧网 水产养殖 15

今天给各位分享饲料黄曲霉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饲料黄曲霉素超标对猪的影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动物吃了霉变的饲料有哪些危害

1、T-2毒素主要作用于骨髓、肝脏、黏膜上皮和淋巴细胞等饲料黄曲霉素,可造成摄入动物食欲减退或拒食饲料黄曲霉素,反应迟缓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还可造成腹泻、脾脏出血,黏膜、淋巴器官、造血组织的拟放射性损伤等。

2、当牛羊采食过量的霉变稻草、干草或其他霉变饲料后,其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和神经紊乱。症状:首先出现精神不振,消化不良、肠鸣如雷,粪便稀软或呈粥样,粪便内并且常混有粘液和血液,有时发生疝痛。

3、回答如果牛采食了发霉的草料,一般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呆立、少食或者厌食、反刍和瘤胃蠕动缓慢等症状,而且也容易出现出现间歇性腹泻,或者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的情况。

4、该病主要是舍饲羊容易发生,尤其是在雨水较多的季节,饲料容易发生霉变而引起。病羊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腹泻、神经异常,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对养羊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在猪饲料中添加黄曲霉毒素作用是什么?

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可引起仔兽直肠痉挛、脱肛。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毛皮动物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对动物致畸、致癌。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动物免疫力。

黄曲霉毒素。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⑴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当猪采食受其污染的饲料后,首先免疫系统受到干扰,对疫病易感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差。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于饲料贮存不当引起的,且以精饲料为主,一旦发生霉变损失较大。农户从经济角度出发,将这部分饲料仍然用来喂猪而不愿扔掉,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等对猪危害较大。

产生抗体来抵御外来的野毒,当猪吃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就是用再好的疫苗,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这也是类似猪瘟疫苗注射无效的重要原因。

饲料霉菌毒素标准是多少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等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100μg/kg。玉米、豆粕、麦芽等单一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20μg/kg。

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BGG2及M1最为重要。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猪饲料中霉菌毒素以ppm(百万分之一)计,但只需ppb(十亿分之一)的量就能引起免疫抑制。猪对饲料中的呕吐毒素非常敏感,1-2ppm降低采食量,3-4ppm引起低采食量和呕吐,5-6ppm导致拒绝进食,1ppm降低小母猪血糖水平。

不超过500μg每千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μg每千克。玉米赤霉烯酮,又名F-2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O?,是一种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牛食用之后会扰乱生殖内分泌平衡,引起流产、受胎率下降及仔猪阴门红肿等病症。

常见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F2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新月霉菌毒素、麦角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等。

国家饲料标准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多少?

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BGG2及M1最为重要。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等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100μg/kg。玉米、豆粕、麦芽等单一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为20μg/kg。

黄曲霉毒素 :≤50ppb 欧盟已经规定了在所有的饲料原料,饲料,饲料添加剂,辅助性饲料里面的黄曲霉毒素不能超过20ppb(牛,羊,猪,禽等)。

饲料黄曲霉毒素超标怎么处理?

晾晒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其方法是饲料黄曲霉素: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饲料黄曲霉素,然后进行通风抖松饲料黄曲霉素,以除去霉菌的芽孢,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

一般除去法饲料黄曲霉素:主要是采取挑选霉粒、加工去毒,要水洗、可浸泡也可用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沸石、硅藻土或甘露寡糖来吸附,去毒效果不错(如表1),经脱毒处理后的日粮中黄曲霉毒素不超过50mg/kg就可作为猪饲料。

在表皮胚部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总量可达80%以上,水洗法就是利用玉米等胚部和乳胚部在水中比重差异,将碾粹后浮在水面上的胚部或表皮除去而达到去除大部分毒素的目的。

对于饼粕类原料,在150℃的温度下焙烤30 min或用微波加热8—9 min,可使48%—61%的黄曲霉毒素和32%—40%的黄曲霉毒素被破坏。13 晾晒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处理。

使用低剂量,农业部认可的霉菌毒素吸附剂(饲料添加剂)可以轻松解决黄曲霉毒素。因其分子结构小,极性强,是最容易被粘土类物质所结合的毒素。

玉米等饲料原料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1、温度在24~28℃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故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易发生AF中毒,有的作物甚至在收获前或收获期就可能被AF污染。

2、玉米发霉7天左右就会发霉变质,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果不通风的情况下,还会加快发霉的速度。玉米发生霉变主要是秋季收获后降水量多和温度较高等气象原因,还有农户收获机具发展滞后和存贮条件不完善等,也是造成发生的重要原因。

3、吃玉米呕吐中毒的原因考虑可能是玉米发霉导致的。一旦玉米发霉以后,容易产生黄曲霉素,大量吃过有这种黄曲霉素感染的玉米,可以导致中毒,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再是大量口服这种发霉的玉米,可以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4、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无法避免,不想饿死的人类也只好无奈地吃下一些。

5、夏秋多雨,气候潮湿,饲料及其原料容易霉败变质,饲料安全成为夏季养殖业的重要任 务。饲料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原因。

饲料黄曲霉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饲料黄曲霉素超标对猪的影响、饲料黄曲霉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饲料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 饲料 超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