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钱海英(让美食传递家的温度,三水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别样乡村故事)

农村养殖畜牧网 每日行情 508

色彩斑斓的满洲窗夺目、绿意盎然的文竹绿植叠翠,砖瓦顶六合门庭院恬静……经过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委会欧南村的人都会被这座别致的民居所吸引。走入一看,院内池塘中水清且涟漪,屋内石板地、木茶几、中式灯饰古朴,墙边立着美式田园风九斗柜和墙上的欧式铁艺又添几分活泼。

这是乡村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家,也是远近闻名的、被称为“点赞馆”的私房菜馆。从因为热爱而成为线上美食博主,到扎根乡村享受田园生活,发掘传统美食开发私房菜,钱健英别样的人生故事,为云东海乡村振兴写下精彩注脚。

独闯世界美食之都

爆冷夺得“厨神”奖杯

“爱就是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蒸,给海鲜最高礼遇”、“手磨黄芥末姜蓉,这是一份有灵魂酱汁”……这些都是钱健英在博客上分享的美食贴。博客流行年代,钱健英是一个美食博主,在新浪博客尚食康社区小有名气。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在豆果美食、下厨房、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等可查到钱健英以“尚豆小厨”为名的分享贴的大量美食贴,上面有详细的烹饪方法,有让人看了垂涎三尺的美图,还有用心写下的生活感悟。

“尚豆小厨”被身边的朋友熟知,大家都叫钱健英为“豆姐”。那时候,豆姐还是一个过着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者。因为热爱美食,豆姐总是利用空闲时间研究美食、制作美食,并自己的博客上。

三水钱海英(让美食传递家的温度,三水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别样乡村故事)

为提升自己的厨艺,2009年开始,豆姐还经常参加线上、线下的美食比赛。因为在本地市民论坛美食版中独占鳌头,豆姐也经常作为三水民间美食达人代表参加广佛两地举办的美食比赛,以及一些全国性民间美食赛事。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在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佛山日报等媒体关于美食大赛的报道中“钱建英”的名字频频出现。

让豆姐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1年参加顺德第三届“妈咪厨神”大赛。“决赛是在大良顺峰山公园举行,共有12人进入决赛,11个是顺德人!”豆姐对那次比赛记忆犹新。众所周知,顺德作为世界美食之都,民间美食达人众多。

豆姐介绍,大赛设海选、半决赛、决赛,决赛的主题是“岭南风情新煮意”,要求选手对传统粤菜进行创新。豆姐不仅在菜式烹饪方面下了大工夫,在摆盘上也是创意十足。她以萝卜牛腩作为主菜,摆盘以象棋棋盘为形式,取名“棋开得胜”。当日除了评委评分,现场嘉宾评委还上台投票,12个嘉宾都将票投给了豆姐这个外来选手,占了大多数!

三水钱海英(让美食传递家的温度,三水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别样乡村故事)

“这道菜是味道好、营养好、心思好,用棋子的形式上菜,是很多职业厨师都未必能做到的,可以说是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在《羊城晚报》的《“厨神”爆冷!“三水妈咪”夺冠》报道中,当时的顺德厨师协会会长欧阳叶伟如此评价豆姐参赛作品。

回乡开发私房菜

口碑相传成“点赞馆”

简单滋味演绎平淡幸福。这是豆姐的生活写照。2014年,豆姐一家决定搬回欧南村生活。在此之前,豆姐一家住在三水中心城区,豆姐一直是一名全职工作者,她的先生则在西南经营玉石生意。那时候,热情好客的夫妻俩经常招呼朋友到自己的店里聚餐,豆姐亲自下厨。

蹭饭的朋友们常常建议豆姐开一家自己的私房菜馆。在豆姐看来,最能治愈人的,美食排第一,文字排第二。一向有分享精神的豆姐也希望自己煮的美食佳肴可以治愈越来越多的人。

三水钱海英(让美食传递家的温度,三水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别样乡村故事)

“从城市到乡村,让客人换了一种状态生活。”豆姐希望自己的私房菜馆可以为前来吃饭的人打造一个释放压力的舒适空间。最终,夫妻两决定将地点选择农村,将自己村里的屋子进行装修,打造成具有豆姐个人风格的私房菜馆。

现场可见,整体设计传统而又有新意,田园而又别具一格。“基本每天只做一围台!”豆姐介绍,每天只有晚饭时间对外,自己会根据客人的情况为他们定制菜式、布置专属的餐桌样式和聚餐空间。

每一顿饭,豆姐都要花费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准备。一般接到预定后,豆姐都会详细了解用餐人员的情况、喜好,提前为他们定制菜谱。当日一早起来就会去菜市场选食材,回家后就开始准备。

三水钱海英(让美食传递家的温度,三水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别样乡村故事)

“朋友聚餐、家庭餐厅、商务会客,不一样的场景,我会选用不一样的桌布、餐具、餐台!”豆姐看来,吃饭吃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美好的氛围。她希望,来这里的人能找到吃的乐趣。

事实也是如此,豆姐的私房菜馆从开张至今全靠口碑相传,被前来光顾的食客封为“点赞馆”。食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美食带来的口欲满足,享受餐桌文化带来的仪式感,也能享受田园乡间带来的舒适感和休闲感。“很多人都是下班了就直接过来,到很晚才离开。”豆姐说。

“基本上每天都有预约,但是我每周都会留一两天让自己休息!”做美食是豆姐的兴趣所在,也是动力所在,她享受当下这种不紧不慢的生活状态,也希望自己的美食能治愈食客疲惫的身心,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扎根乡村发掘美食

弘扬传统饮食文化

春天做艾饼、夏天做绿豆糕、秋天做月饼、冬天做核桃酥……翻看豆姐的朋友圈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她会供应不一样的点心。

四季有别是中国传统烹饪的一大特点。自古以来,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是人们遵从自然形成的烹饪规律。按季节吃,是豆姐菜谱的一大特点。

“像现在天气这么热,就会给客人做应季的汤,如冬瓜鸭汤、五指毛桃党参汤、椰子鸡汤;开胃的菜如泰汁花甲,酸辣番茄鱼!”豆姐介绍,珠三角食材丰富,不少地方的本地食材都很有特色,如三水的河鲜。

三水钱海英(让美食传递家的温度,三水美食达人钱健英的别样乡村故事)

不同季节的河鲜是豆姐定制菜谱的主角之一,春天吃边鱼,夏天吃三鯬鱼,秋天吃鲤鱼……“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做法。”豆姐介绍,鲤鱼炖糯米是一道很适宜秋冬的菜。这道菜其实是生活在江边的渔民很普通的时节菜,但很多人都没有吃过。

豆姐介绍,很多受客人欢迎的菜式,其实都是自己小时候在村里吃的一些乡村菜肴,如艾饼,烟樨饼。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豆姐,在自己研制美食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选用农村特有的食材,外出旅游时也会特别留意一些当地的特色食材。

如之前去阳山就在那边引入了当地的农村特色食材——西洋菜干,用于煲汤对肺热燥咳有特别的好处。“吃,是一种健康投资!”在豆姐看来,不同的食材不仅有不同的味道,其实也是有不同的功效。

食医结合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记者发现,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这些传统饮食文化特点也是豆姐美食的最大特点。前面提到的她研制的“旗开得胜”参赛作品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她将萝卜做成一个个圆柱体,中间挖空,放入牛腩,上面盖有棋子字体的果皮,摆成棋盘。虽然做的菜式是广府地区经常吃的萝卜焖牛腩,但是结合夏天燥热的特点,在焖牛腩的时候并没有采用五香粉和八角,而是用了牛油、黑椒以及加了一点啤酒,而萝卜则是先前用牛骨汤浸熟,咬下去萝卜的清香以及牛腩的浓香一起迸发,美味至极。在豆姐看来,做饭烹饪最大的成就感与乐趣,是用简单的食材和调味,用简单的烹饪方式,通过不同的火候把控,将不同材料进行搭配与先后烹调,佐之以合适的时间把控,来产生让嘴巴和心同时满足的食物。

如今豆姐所在的欧南村被纳入云东海乡村振兴规划中,希望乡村美食能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散发出更浓郁的香味。

【记者】张秀蓝

受访者供图

【作者】 张秀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 三水钱海英 三水区钱三珠简历 钱家政 中医三水简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