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用鱼粉关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饲料用鱼粉关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猪瘟是否对猪价造成伤害?饲料价格是涨还是落?
猪瘟是否对猪价造成伤害?饲料价格是涨还是落?
自从8月3日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对生猪价格还是有一定伤害的,使猪价从本次上涨全国外三元最高均价15元/公斤回落到目前的13.81元/公斤。
从非洲猪瘟疫情对猪价的影响过程来看,我个人认为分三个阶段:一是对行情影响的迟钝期。这个时期是8月3日~8月17日,在这期间,虽然陆续发生了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等三处疫情,但生猪价格始终处于上涨当中,行情对非洲猪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二是对行情影响的反应期。这个时期是8月~18日~8月30日,在上文提到三起猪瘟之后,又陆续出现了浙江温州、安徽芜湖2起疫情,这个期间受居民采购猪肉量减少影响,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三是对行情影响延伸期。这个时期可长可短,主要看猪瘟疫情后续发展情况而定,猪瘟就此打住,不再发生,疫情对猪价的影响也许很快就会结束,如果还有疫情陆续发生,对猪价的影响还会延续。
关于饲料行情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饲料价格出现上涨趋势。9月1日豆粕价格3321元/吨,玉米价格玉米均价每吨1942元。受四季度养殖业旺季、加征美国农产品25%关税、临储玉米拍卖结束、以及节日因素等一些列影响,饲料价格也将出现一定上行,建议养猪户逢低购进。
综上所述,本次非洲猪瘟对猪价行情的影响已接近尾声,但还要看疫情的发展做最后判定。但从近3天(8月31~9月2日)猪价来看,已经出现转机,尤其是9月2日猪价出现了全面上涨,所以笔者对后市行情并不悲观,如果行情顺利,在元旦左右有可能达到7.5~8.0元价格区间。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猪🐷疫情对猪价的影响是有限的,价格波动仅仅是短时间内的。在7月30日左右时,猪价已经开始了上涨,一斤涨了5毛多钱,而且上涨还没有终止。当然这一波涨价潮,不光因为猪瘟,还有洪涝灾害的影响。
可见,猪瘟对猪价格的影响轻微,不是彻底性的,更谈不上影响饲料的价格波动。
为啥呢?1、当前喂猪饲料成本的提高,主要是养猪行情回暖导致的。
2、饲料中主要成本是柠檬酸、玉米、豆柏等,当其中的一种成分涨价必然会带动饲料的涨价。今年以来,玉米及大豆涨幅明显,拉动了饲料价格上涨。豆柏压榨3250元/吨,比7月30日上涨20元/吨。今年的涨幅超过100元。
3、在7月底时,因为一些地方有猪疫情,采取的是隔离办法控制。这个时期导致豆柏短时间下调,主要就是宰杀生猪,导致豆柏过剩,对饲料需求少了,价格就轻微下跌。
所以说,有猪疫情对猪价的波动是短暂的,小范围的。这个期间对饲料的价格也是受影响,但是影响幅度不大,小范围的下跌。
最近大家所说的猪瘟都是指的非洲猪瘟,9月2日再次爆出安徽宣城发现两例非洲猪瘟疫情。自8月发现首例至今官方已报道五例,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很多养殖户都非常担心,我身边的大多牧场都进行封场几乎谢绝了业务人员的拜访,也拒绝参加活动。
很明显日益严重的疫情对各地猪价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也各不相同。
第一方面近期限制生猪的调运,之前回答提到为了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各地畜牧部门都严格限制生猪的跨区调动,甚至是跨市。对于浙江、上海等生猪养殖量少靠调入的地区来说,猪价是上涨的,近期浙江平均在8元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9元。而对于东北、河南等养殖量大以调出为主的地区近期均价低于7元甚至6元,请看下图:
第二方面是供求关系,夏季向来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同时由于大多消费者对疫情认识不足及一些片面文章的误导,对食用猪肉有一定的担心,也使整体的消费量有一定的下降,整体上也会打压生猪价格。
关于饲料价格最主要受大原料玉米、豆粕和鱼粉价格的影响,其次是生猪的存栏量。由于贸易战影响进口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同时根据统计生猪存栏量稳重有生,未来饲料大概率会上涨。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玉米价格上涨?
2020年上半年玉米行情
自5月28日临储玉米第一次拍卖开始,截止到上周五已经拍卖了第9次,除第二周成交率99%以外,其它8次均以100%成交率收尾。且每一次拍卖都有溢价高点在刷新,其中内蒙巴彦淖尔库在第9轮的溢价中高达600元/吨。随着小麦拍卖价格的不断走高,山东宇东面粉已经出现1.24的价格,德州益海有增价810容重也是1.24元,价格不断走高。连饲料厂价格也在一块二以上了。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已经远超5年间玉米的价格,且直逼2015年的高位。
今年玉米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屡刷年内高点,具体原因复杂多样化,分析如下:
玉米市场产不供需
2015年国家农业部出行三大政策,是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减小,一是直接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从2016-2020年间工减少9000万亩;二是国内种植补贴政策整体向大豆倾斜,导致部分农户改种大豆;三是国家取消玉米托市,玉米一时之间爆跌,价格由2770元/吨一路跌到1400元/吨,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下降,随后几年,玉米种植面积只减不增。产能叶逐步下降。然后玉米产能在下降的同时,黑龙江玉米深加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玉米需求量从2016年的750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1884万吨。而且今年6月开始,生猪养殖利润扩大,且伴随着猪价的上涨,生猪存栏及母猪存栏均处于增长势中,且禽料养殖存栏也处于高位,饲料企业对原料的刚性需求稳步增长,这样一来本就不断减少的产能更是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只能通过进口去填补玉米市场缺口。
持续拍卖,溢价不断提高
自2015年国家就取消了玉米托市收购,可是玉米价格暴涨发生却在2020年上半年,那么2016-2020年玉米为何不涨价?原因在2015年托市收购的玉米在消耗,调节了玉米市场的空缺,可如今,玉米已经成交2791万吨,还有约2938万吨待拍。按目前投放和成交情况看,预计9月第一周临储玉米库存将要全部投放完毕,届时中国再无临储玉米调解市场。并且临储玉米开拍以来,溢价的屡创新高,更是将玉米价格推出新高度,即便是国家投放小麦压制,也未见太大效果。
疫情、汛情等自然灾害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2020年春播以来,黑龙江地区整体低温多雨,且部分地区降雪降雨,低洼地排水慢无法播种,另一方面低温强降雨使得部分地区农作物出苗和生长都晚于往年同期,尤其6月以来强降雨造成部分地块涝灾,产量降低已是必然。加上疫情的影响下,国际粮食危机谣言四起,粮食惜售、囤粮情绪高涨,有不良经销商借此大力炒作,哄抬粮价。
总结:今年粮食市场受疫情害影响下,格局本就紧张,玉米又因大豆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产能可能会持续减少。今年临储玉米拍卖的火爆,预计9月份,玉米库存即将清零。需求方面,玉米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养殖需求增加不断的增加,玉米需求量将持续增加。预计下半年玉米整体价格上涨概率偏大,未来还需关注进口政策变化对国内价格的影响。
感谢阅读,喜欢的给轩辕点赞关注呀!
现在已经进入8月中旬,玉米市场行情又开始刷新历史纪录,近日玉米的价格继续上涨,乡村关中一带市场玉米价格又出新高点,再次突破了历史峰值,每斤在1.18元~1.20元之间,优良品质,颗粒大饱满的玉米每斤还有1.21元。可以说,这样的价格体系和市场行情,农民是很难遇到的,市场也很难出现这样的价格走势。但凭心而论,这些较高的玉米价格,作为种植生产的农民,根本没有凑到这个高的行情,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
因为在玉米价格处于回升时期,农民就将储存的玉米赶紧抛售,以获得当时良好的价位。因为后期的走势,农民根本摸不准。见好就收,是农民销售农产品最大的个性特点。而这个时期玉米价格呈现高涨态势,都是由玉米商贩在市场上倒腾出来的结果。当然,这是由于市场上玉米供求紧俏,国内市场紧需,二者有机联合一起的行为表现。
目前,猪肉价格再次疯狂,直接挑战消费者心理防线,引发其他的肉类食品养殖的发展,这些肉类养殖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养殖户一再扩大养殖规模,对饲料的需求再次提高。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因,市场需求这么大,价格一再走高也势在必行。现在最高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了1.21元/斤,深加工的企业陆续有厂家收购都突破1.21元/斤,部分厂家在当前玉米青黄不接时,开始不断加大所需的玉米仓储量,引发玉米价格再次涨幅。
实际上,现在玉米价格上涨的真实原因,一个是当前正处玉米青黄不接的时期,夏玉米收获还需要一个月多的时间,在这个节骨眼上玉米上涨也不可避免;二是因为今年的特殊原因,进出口的玉米数量极剧下滑,或者进出口的数量极其有限。在这两个现实情况的交织下,玉米价格上涨到历史峰值,也是在所难免。
面对不断上涨的玉米价格,农民没有赚到钱,高兴的是玉米商贩,他们在这个期间赚得盆满钵溢,就目前来看,玉米上涨还会持续一月有余,待夏玉米集中上市后,这样的价格迅速回温,极有可能跌至0.9元的价格行情之内。这才是玉米正常的价位。可是这个价位,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基本处于保本的地步。因为,玉米价格太低,还是伤及了农民;而太高时,农民还是无利可图。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必须面对。
现在玉米价格上涨,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玉米市场的走向难度越来较大,依靠国内玉米的产量,是很难保持价格的稳定;可以说,玉米价格的高位,是低出了市场的预期,这里面的因素比较多,但面临的困难却很多,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农民种植,这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和出路。
今年的玉米价格较去年确实涨了不少,去年每公斤两元左右,今年截止8月10日玉米全国各市场均价为3.22元/公斤。那么玉米为什么比去年涨了那么多呢?其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我国是农产品进口大国,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互加关税,对美国的农产品进口量减少了。
二,由于疫情的原因,对外进口冷冻猪肉减少了,靠国内养猪又供不应求。国家出台了扶持政策,今年猪的存栏量大大增加,对饲料需求也增大了,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也随着涨价了。
三,今年蝗灾造成了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都出现了颗粒无收的现象,人的生活口粮已经出现明显不足。
四,今年我国南方水灾非常严重,受灾面积很大,好多农田都成了一片汪洋,哪里还有庄家?
以上几点就是导致今年玉米涨价的主要原因,不过我国北方几省的玉米预计还是丰收年,粮食问题不是很大,下半年玉米价格有可能回落。
从去年非洲猪瘟开始,玉米作为猪饲料主要原料,需求量一直都是热门,国内的生猪也就成了供不应求的普遍情况,市场生猪供应非常紧张,养殖业在农村大量的入场,到处都呈现出繁荣景象,所以像玉米这种农作物在价格方面也就随着市场经济大幅度滴上涨。
其次,以前我国种植玉米以及其它的粮食主要依靠的是进口,由于受疫情影响,现在许多国家都限制了出口和进口,国内出现前所未有的粮食供应不足。
现在的玉米种植面积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种植成本又比较高,市场价格也相对成上升趋势,农民一般都是根据市场进行粮食种植的,那个农作物在市场上价格好就会选择种那种了,所以玉米现在价格上涨,能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效益,那也就符合当下中国市场上的行情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近期国内的玉米价格再次迎来上涨行情,前两年东北主产区的玉米价格很难突破1元/斤,而今年却较为轻松地突破了该价位。6月18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了主粮品种的收购价数据,其中,全国玉米收购价波动区间为0.75—1.19元/斤,平均收购价达到2002元/吨,正式突破“1元”关口,环比涨幅为0.2%。
在玉米现货市场,多地玉米价格也迎来上涨行情,比如6月18日,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玉米收购价上涨10-20元/吨;山东、河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单日涨幅达到20-30元/吨,这也使得部分地区玉米收购价站上2200元/吨;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上涨10—30元/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玉米价格上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年内临储玉米成交超预期,对现货玉米市场形成较大利好
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可以说进入“博傻”阶段,很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5月28日开始首次投放临储玉米,成交率达到100%,随后第二次、第三次进行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也接近100%。6月18日进行了年内第四次临储玉米拍卖,投放量为398.07万吨,成交率再次达到100%,而且平均成交均价达到1884元/吨,也就是说再次溢价成交,吉林地区2015年产的临储玉米,成交价高的达到了2060元/吨,比2019年产的现货玉米价格还要高,再加上出库费用,这部分成交的玉米,综合成本比现货玉米价格高出80-100元/吨。作为玉米产粮大省的黑龙江,此次投放277.78万吨临储玉米,也同样100% 成交,而且平均成交价达到1858元/吨,这对现货玉米有很强的支撑。
二、玉米饲料需求持续向好,对玉米价格形成较强支撑
2018-2019年,我国生猪市场迎来大的调整,多个养猪大省生猪存栏量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的降幅超过50%,这也使得猪价稳步上涨,玉米饲料需求也有一定下滑。不过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多地积极推进稳定生猪生产的相关措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止跌反弹。根据2020年5月份的相关数据,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幅均达到3.9%,分别连续8个月和4个月出现增长,部分地区生猪产能已经恢复90%。养猪行业回暖后,对玉米、豆粕等市场都是利好,毕竟玉米饲料需求占比达到70%左右,玉米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这是今年玉米价格能够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只要消费需求稳步增长,那么玉米价格就很难出现回落,大概率会选择向上突破。
三、多方炒作因素增多,玉米价格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在不同的时间段,玉米市场会有一定的炒作行情,比如今年3月份开始,市场上关于临储玉米的消息增多,主要围绕拍卖底价、投放量等,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炒作行情。新玉米播种后,主产区一旦出现不利天气,大面积干旱或者洪涝时,市场上又会担忧玉米总产量,同样会有出现一波炒作,带动玉米价格上涨。通常情况下,玉米市场炒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有贸易商、资本市场、种植户等,贸易商和资本市场往往是主角,种植户多半是跟风,但目标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希望玉米价格稳步上涨。很多时候,玉米市场出现炒作因素时,玉米价格上涨100-200元/吨很正常,再配合上消费量的提升,就会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四、外围市场粮源供应偏紧,囤粮惜售心理较为普遍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可以说打乱了整个市场节奏,一些企业无法正常复工生产,有的地方因为物流运输问题,粮源流动性明显受阻,多个国家调整粮食出口量,这也使得市场上对粮食作物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加。今年1-4月份,玉米的进口总量达到214万吨,增长幅度为29.8%,对于后期的进口量,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变数,一旦下半年进口总量未明显增长,那么对国内的玉米价格就是利好。当前新冠疫情还未结束,对多个玉米出口国粮食生产有一定影响,贸易商看涨后市较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惜售心理,在价格博弈中卖方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推动着玉米价格震荡上行。
总之,今年的玉米价格向上突破的势头较为明显,这也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结果,从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后期玉米价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不过,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后期压力会更大,因为很多企业本身已经亏损,或者处于亏损的边缘,一旦生产成本明显增加,那么企业会面临着停产。从中长期来看,玉米价格整体会稳步上行,毕竟种粮成本在那摆着,而且玉米库存量逐步减少,对玉米价格形成进一步的支撑。当然,在后期秋收时,随着新玉米供应量明显增多,主产区玉米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回落,这也是后期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什么原因导致玉米价格上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用鱼粉关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用鱼粉关税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