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肉鸭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了,因为饲养肉鸭的周期比较短,所以很多养殖户们都愿意去养殖。但是在饲养过程中,有一些养殖户为了防止肉鸭得疫病滥用兽药、随意投喂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那么养殖户在肉鸭养殖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是经常犯的呢?
养殖户认为饲养肉鸭的周期短,所以就选择了不做疫苗进行防疫,不管肉鸭有没有疾病,总是经常不断地在肉鸭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大量化学药物。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肉鸭产生耐药性甚至是中毒,在疫病发生时,再使用这类型的兽药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还有一些养殖户是不太懂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为吃的药越多,药效就会越快,肉鸭的病就会好的越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肉鸭也是和人一样的,讲究的是对症下药,然后药性慢慢发挥,病才能慢慢的好。常见的有一些养殖户就是把磺胺类药和喹诺酮类的药物合用,那么结果就是喹诺酮类的药物疗效降低或者是直接失效,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提高了治疗的成本。
养鸭中最害怕的就是鸭生病,一旦生病,都是直接对整群的鸭进行长期的超剂量用药,有一些养鸭户会认为药物的剂量越大效果就越好,所以就无限制的随意加大用药剂量,这些都是导致肉鸭机体内脏器官受损,代谢失调的祸首。有一些严重的,还会病上加病,出现了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
有一些养殖户在进行活疫苗的接种时,连续应用了消毒药物来进行喷雾消毒或将水消毒。这样子的做法不仅没有作用,还会使得疫苗中的病毒不能在机体中充分地繁殖,从而影响了免疫效果。有的养鸭户还会长期的使用腐蚀性的消毒药物给鸭饮水消毒,这样就会损害了鸭子的口腔、食道鼻腔和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
以上这些都是很多养鸭户还在使用的肉鸭用药法,其实这些办法不仅不能让鸭子杀灭病菌,还会让鸭子的机体再次受到损害,所以用药还是需要谨慎一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