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利用率高的动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饲料利用率高的动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都说古时战马喂食不能光吃草,得加料。那么问题来了,古时塞外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给战马吃啥?
用精料来提升战马能力这个实际上只出现在匈奴时期,当时的汉朝给草原上的匈奴政权送了大量的粮食,这才使得他们有零余的精料来喂马。而在其他时候,这种方法并不可取。主要是没货,游牧区很难获得精料,即便有钱也买不到。
正常来说塞外游牧民族喂马还是依赖吃草,只是因为游牧民族不缺马,他们往往可以有几十匹战马来替换接力,这样就可以直接避免了马匹对精料的依赖。
我们以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骑兵为例,当时的蒙古帝国有骑兵12万人左右,而蒙古国却有战马450~550万匹,平均每人可以均分到40多匹马。蒙古骑兵出征的时候往往一次性选带3~5匹战马,然后不断在马背上换着乘,马歇人不歇。
其次,成吉思汗在整个帝国里设置了好多牧马场,以便给这些蒙古骑兵换马。比如成吉思汗征讨乃蛮部落时候,派出了三万骑兵,在中途却更换了十万匹战马,也就是说每人带三匹马,到了地方后把这三匹马交给牧马场,然后再从牧马场换三匹马出来,换下来的战马则在牧马场育肥休整。由此我们可以看见,蒙古人在打仗的时候对马匹的直接负荷并不大,负荷少便无须精料了。
战马肯定是要加料的,即使是民间干活的普通骡马如果在农忙时节或是需要骡马干活时都要加料,光吃草吃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
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山区滇藏、川藏间那些马帮的骡马平时放在山上自由的吃草,遇到农忙季节干农活或是要走马帮前,马脚子们把散养在山上的骡马赶回来给骡马钉上马蹄铁。每天早晨出发前一边装驮一边在骡马脑袋上挂一个口袋,里面是一些麦粒玉米粒等精饲料。完成装驮的时间差不多马也吃完了口袋里的饲料。中午马帮休息做饭,马脚子们卸下马坨放马自由吃草。吃好饭休息够了,把骡马喊回来装驮同样喂一次精饲料。
马帮的马只要添加一点精饲料就可以了,战马可不仅仅这样还要添加更多的好东西,喂养战马更复杂成本更高。
古代中原王朝都有"防秋"的说法,这是因为,秋天历来是游牧民族南下打草谷的黄金季节,所以要防。
为什么一年四季里头,偏偏秋天才是游牧民族的黄金抢劫季?为啥中原王朝不用防春、防夏、防冬?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只有秋天,草原上才会生长出累累串串的草籽,马儿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草籽之后,又肥又壮,最适宜出征打仗。其它三个季节都没草籽,马儿只能吃草,冬季甚至只能吃草根,这时候骑着瘦马去打仗,那是拿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开玩笑。
当然,草籽的营养肯定比不了粮食,但是游牧民族有个巨大的优势,人家马多啊,一个骑兵有好几匹马,一旦马力不济,随时都能更换新的坐骑,不像汉族骑兵那样,只能照着一匹马往死里操,必须喂粮食补营养催膘。查查安史之乱和蒙古崛起时的战例不难发现,这些游牧民族,战时都有专人负责集中放牧战马,不停的轮换休息,交替上阵。
最后,游牧民族并不是完全没有粮食,秣马也绝非汉族的专利。牧民在和平时期,可以利用边贸互市的机会,用草原上的牛马换取内地的粮食。他们自己也会竭尽所能的尝试种植粮食,比如东汉的羌族,除了放牧牲口,还在河西走廊开辟了成千上万亩的麦田。再比如明代的蒙古人,他们建立了板升城,招揽了一帮汉族白莲教徒开荒种粮。至于当时的满洲人,更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古时塞外的游牧民族生活的区域,分布在今内蒙古以北和天山、新疆北疆准噶尔西部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一带。那里广阔的草原上,广泛分布着一种产量高、营养丰富的牧草,这种草耐践踏,耐放牧,叫羊草。羊草不仅仅是山羊、绵羊爱吃,也是牛、马、鼠、蝗虫喜爱的草料,羊草所含 营养物质丰富,在夏秋季节是家畜抓膘牧草,是草原主要的牧草资源,且耐碱、耐寒、耐旱,在平原、山坡、沙壤土中均能适应生长。游牧民族在一个草原地带放牧并生活,当牛马羊将牧草吃完或躲避冬季雪灾等自然灾害(鼠蝗虫)和瘟疫流行时,会提前迁移寻找下一个牧草丰富的牧场。这也就保证了牛马羊的存活率和繁殖率,游牧民族也得以生存和延续。而羊草在中原仅仅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北一带,那里又没有成片的草原,所以中原要养马只能添加辅料,保证马不掉膘。最好的马饲料是苜蓿草(俗称牧草之王),但苜蓿草只产于欧洲(原产地伊朗),生活在欧洲的马是吃苜蓿草生长。现在,我国从国外得到的汗血宝马(产地土库曼斯坦)和南京赛马场的赛马所吃饲料,都是从国外空运进口的苜蓿草,喂养时是不添加其它辅料的。
这先得从马的消化结构说起,马不具备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倒嚼功能,对草的利用率低,远不如牛羊。所以马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
但作为战马就不行行了,其实任何使用马的时候都得补充粮食。光靠草那是绝对不够的。
在平时,游牧民族在放牧的时候,今天骑这匹马出去放牧,此后五六天内绝对不会再骑这匹马去放牧。而是让这匹马来休养生息。如果骑同一匹马几天,不补充饲料,这匹马就会废了。
如果作战,草原上的战争一般也发生在秋后,这个时候,马秋天吃了草籽,这也相当于粮食,有秋膘一说,这个时候的马最具有战斗力。
在战时,他们不会骑一匹马出发,一般都俩仨匹马,轮流着骑,不至于让一匹马负重太多。而且会用珍藏的粮食补料,实在没辙,也会把肉剁碎掺在草料里喂马。
如果是对农业民族用兵,也一般在秋后,除了上面说的因为这个时候马最具有战斗力。此外秋天的时候,农业民族的农作物从北向南在逐渐成熟,这能为南下的战马提供最好的饲料。所以汉字愁就是秋天的心。粮食熟了,敌人来的概率也在增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利用率高的动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利用率高的动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