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饲料玉米赤霉烯酮的信息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鸭技术 1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饲料玉米赤霉烯酮,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玉米赤霉烯酮的介绍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易受到真菌污染的玉米、小麦、高粱、大米等谷物中。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的菌侏,如禾谷镰刀菌和三线镰刀菌、黄色镰孢、木贼镰孢、半裸镰孢、茄病镰孢等菌种。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监测和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根据国家标准,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如下:《GB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

不超过500μg每千克。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μg每千克。玉米赤霉烯酮,又名F-2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O?,是一种霉菌毒素。

对于玉米及其制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国家标准规定为不超过20g/kg。同时,对于饲料中的含量,也有相应的限定,不超过50g/kg。这些限量的制定旨在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避免玉米赤霉烯酮对食品和饮食的负面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国家限量标准,根据我国《GB13072-2006饲料卫生标准》要求:配合饲料、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不超过500 μg/kg 。

赤霉烯酮:≤500ppb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2-2006)》规定配合饲料和玉米中ZEN的最高限量为500ppb。

用于饲料中玉米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数值是多少...

赤霉烯酮饲料玉米赤霉烯酮:≤500ppb 我国《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2-2006)》规定配合饲料和玉米中ZEN的最高限量为500ppb。

泌乳奶牛饲料 黄曲霉B1 10 ppb饲料玉米赤霉烯酮, 肉牛 50ppb;中大猪 20ppb, 小猪(0~30Kg体重)10ppb 还有其它的自己看了。

玉米黄曲霉毒素国家标准≤20μg/kg (ppb)≤20μg/kg (ppb)≤15μg/kg (ppb)。玉米赤霉烯酮国家标准是≤500ug/kg,超过就会有很严重的危害。

饲料赤霉烯酮毒素国家标准如下:《GB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应低于60μg/kg。

在稻谷、糙米、大米中的限量值为10微克/千克,在小麦、大麦、小麦粉、麦片中的限量值为0微克/千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误食含有黄曲霉素浓度超过1毫克/千克的食物,有可能引起黄曲霉素中毒。

饲料玉米赤霉烯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饲料玉米赤霉烯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饲料玉米赤霉烯酮 烯酮 饲料 玉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