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常规指标-饲料常规指标有哪些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牛技术 1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常规指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饲料常规指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饲料玉米指标都有哪些?

饲料用玉米的国家标准是《饲料用玉米(GB/)》。

《饲料用玉米(GB/)》是对GB/—1999《饲料用玉米》的修订。本标准要求中对一级玉米增加了脂肪酸值要求;粗蛋白质取消分级指标,均为≥8%(干基)。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B/—1999。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我国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成长发展历程基本上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2016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万t,总产值8014亿元。按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层面分类,饲料产品可分为:

(1)全价配合饲料。含有满足动物对蛋白、能量、常量矿物质、微量矿物质、维生素及各类营养性及非营养性添加剂需求的饲料。可直接饲喂动物。

(2)浓缩饲料。通常饲料配方中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麸皮等占配方比例在50%以上,而这些原料多是养殖业者自产或方使采购的原料,为减低运输成本,饲料生产者设计出不含能量原料的饲料产品,养殖业者购回此类产品后与自产或自购的能量原料进行混合后即可生产出相对成本较低的全价配合饲料。

(3)预混合饲料。为进一步满足规模饲养者精细化饲养和降低成本的需求,饲料生产者设计出预混合饲料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各类营养性及非营养性添加剂。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添加比例低(农业部令2012年第3号定义不高于10%)、营养浓度高、混合难度大、产品价值高、技术含量高、贮存要求高。

农业部1849号公告对前两类产品与第三类产品提出不同的生产许可要求,法规中对这两类生产企业的厂房、工艺设备、化验室等生产条件均提出不同要求。

猪饲料的执行标准?

小猪(10~20公斤左右)配方:玉米粉57%、豆粕20%、鱼粉5%、米糠或麦麸15%、磷酸氢钙1%、贝壳粉0.5%、食盐0.35%、预混料(含微量元素、维生素、非营养性添加剂等)1%。此配方粗蛋白质18.4%,消化能3230大卡/千克,粗纤维3.5%,钙0.73%、磷0.682%,赖氨酸0.92%,各项指标均满足小猪的日粮营养需要,而且并不偏太高,是比较标准的小猪饲料营养配方。

中猪(20~60公斤左右)配方:玉米粉62%、豆粕20%、米糠或麦麸15%、磷酸氢钙1.2%、贝壳粉0.8%、食盐0.35%、预混料(含微量元素、维生素、非营养性添加剂等)1%。此配方粗蛋白质16%,消化能3180大卡/千克,粗纤维3.8%,钙0.656%、磷0.577%,赖氨酸0.74%,各项指标均能满足中猪的日粮营养需要,而且并不偏太高,是比较标准的中猪饲料营养配方。但由于去掉了鱼粉后,赖氨酸含量下降比较多,比饲养标准要求的0.75%少了0.01%,但相关不大,可以忽略。

大猪(60~90公斤以上)配方:玉米粉70%、豆粕15%、米糠或麦麸12%、磷酸氢钙1.0%、贝壳粉0.8%、食盐0.35%、预混料(含微量元素、维生素、非营养性添加剂等)1%。此配方粗蛋白质14%,消化能3240大卡/千克,粗纤维3.7%,钙0.60%、磷0.535%,赖氨酸0.65%,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大猪的日粮营养需要,而且并不偏太高,是比较标准的大猪饲料营养配方。但赖氨酸与饲养标准的0.63%只多0.02%。了解到近年来,气候变暖、洪涝雨季促进了粮食生产中霉菌普遍发生和生长,再者粮食和饲料的贮藏、运输也会导致更多霉菌毒素的产生,直接表现在对畜禽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要多样合理,保证营养全面。在喂猪的青、粗、精三种饲料中,青料含水分多,体积大,易消化,适口性好,并含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和质量好的蛋白质;粗料体积大,粗纤维含量较高,配合合理,可增加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并有通便作用,使猪有饱胀感,但难以消化;精料的特点是体积小,营养价值较高易消化,但矿物质、维生素较缺乏。

因此,在配合猪饲料时,应青、粗、精三种饲料合理配合,并适当添加矿物质补充饲料(如骨粉、食盐等),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饲料卫生标准是什么意思?

gb 13078-2017是饲料卫生标准。标准全称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适用于表1中所列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

其中表1中规定饲料卫生指标和试验方法如F:一,饲料中无机污染物,包括总砷,铝,汞,镉,铬,氟及亚硝酸盐的限量。二是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玉米赤酶烯酮,脱氧雪腐镰D菌烯醇的限量。三是天然植物毒素,四是徽生物污染物。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

1.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是明确规定饲料原料中营养成分的标准,以指导饲料的制作和使用。
2. 具体来讲,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通常包括饲料原料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以及钙和磷等关键成分的指标和要求,这些成分对于动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比如对于非反刍动物,粗纤维在总饲料中应该控制在15%以下,否则会影响消化吸收,产生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反刍动物,粗纤维的含量应该更高。
3.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充足和平衡,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需求。
同时,也有助于规范饲料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人畜健康。

1. 简答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是指对于不同类型的饲料原料,根据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制定出的标准化的营养成分表,以便于饲料生产企业进行配方设计和饲料生产。

2. 深入分析

2.1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作用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是饲料生产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饲料生产企业了解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保证动物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2.2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制定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制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包括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生物学价值、消化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生产条件等因素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制定出适合不同情况下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

3. 建议

3.1 饲料生产企业应该重视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使用,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3.2 饲料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3 政府应该加强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的标准化管理,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标准,促进饲料生产的健康发展。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标准通常按照饲料原料的种类,分别设定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表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 水分含量:表示饲料中水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不同的原料水分含量也不相同。

2. 粗蛋白:表示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粗蛋白含量是饲料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动物的健康成长和产出影响非常大。

3. 粗脂肪:表示饲料中的脂肪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粗脂肪含量会影响动物的能量摄入和体重增长,因此是评估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粗纤维:表示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粗纤维含量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如果含量过高,可能影响动物的营养吸收。

5. 灰分:表示饲料中的无机物质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灰分含量是评估饲料中无机矿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不同的饲料原料由于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会对饲料成分含量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有关部门会根据其用途和特性,对不同类型的饲料设定相应的标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常规指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常规指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饲料 常规 标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