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产生氨气-饲料产生氨气的原因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15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产生氨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饲料产生氨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殖场氨气解决方法?

1. 环境改善措施

  加强通风系统:养殖场应安装高效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氨气积聚。通风系统应设置合适的风速和风向,以便将氨气排出室外。

  定期清理粪污:养殖场应定期清理粪污,减少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气。清理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氨气的伤害。

  -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导致氨气积聚。养殖场应根据动物种类和数量,科学安排饲养空间,确保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2. 饲料管理措施

  优化饲料配方: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减少动物消化道中氨气的产生。可以增加纤维素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避免过多的氮排放。

  分散饲料供给:将饲料分散供给,避免一次性大量饲喂,减少饲料中氨气的释放。

  饲料添加剂:可以添加一些特定的饲料添加剂,如益生菌、酶制剂等,有助于降低氨气的产生和排放。

3. 氨气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氨气处理技术。通过在滤池中培养一定的微生物群落,能够将氨气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滤池的设计和运行需要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氨气排放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化学吸附剂:可以使用一些化学吸附剂来吸附和降解氨气。常用的化学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等。吸附剂的选择和投放量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

   光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氨气处理技术。通过使用光催化剂和紫外光,能够将氨气氧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但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投资。

反刍动物饲料原料?

产品是100%纯天然绿色原料,其中包括主要的三种活性成分:皂角苷,多糖,麟凤兰多酚。具有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报酬、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功能。

    反刍动物用-丝兰提取物可减少原虫数量、促进微生物蛋白合成,并有效降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过程中的氨气和甲烷产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能量浪费、降低温室气体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其中所含的皂甙、多糖和多酚等活性成分的作用。

奶牛圈里的氨气是如何产生的?

奶牛圈里的氨气主要来源于粪便和尿液的分解和发酵过程。当奶牛排泄出的粪便和尿液积聚在圈内,其中的有机物质会被细菌分解成氨气。此外,奶牛饮食中含有的蛋白质也会在消化过程中产生氨气。氨气还会在奶牛圈内的废水和粪便堆肥中产生。这些氨气的产生会导致奶牛圈内空气的浓度升高,对牛群的健康和人员的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需要对奶牛圈内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理和管理,以减少氨气的产生和排放。

奶牛圈里的氨气主要来源于牛的粪便和尿液。在牛的消化系统中,蛋白质被分解成氨气和氮气,随着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如果粪便和尿液不能及时清理出牛圈,就会在圈内发酵,产生更多的氨气。此外,牛的呼吸也会排出一定量的氨气,但量相对较少。因此,保持牛圈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尿液,是减少氨气产生的重要措施。

奶牛圈里的氨气是由于牛粪和尿液中的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的。当牛粪和尿液堆积在一起时,尿素会被细菌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这些氨气会逐渐释放到空气中,导致牛圈内的氨气浓度增加。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气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氨气中会对奶牛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效管理牛粪和尿液的堆积和加强通风是减少奶牛圈内氨气的有效方法。

产生氨气的现象描述?

加热的试管中会发生固体物减少且有液滴生成,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导管口会变蓝色。

一种胃肠道内的氨气,来源于粪尿、肠胃消化物等,尿氮主要是以尿素形式存在,很容易被脲酶水解,催化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粪氮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不容易分解,但也是氨气形成过程中氮的一个来源。另一种是舍内环境氨气,是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而产生的。在垫料潮湿、酸碱度适宜和温度高、粪便多而有相当空气的情况下,氨气产生更快。畜禽舍中氨气的含量取决于舍内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情况、地面结构、饲养管理水平、粪污清除等。由于氨气是高度溶于水的,所以在高湿空气中氨气的浓度相对较高。据Balins测定50~80 kg猪每天排放粪尿6 kg,含氮16~37 g,其中约60%是尿素或铵盐等易转化为氨气的物质。

现象描述为产生刺激性强的无色气体。

氨气(Ammonia),化学式为 NH3,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密度 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养殖场如何除去氨气?

1.

增加通风设施:可以增加通风设施来增强空气流通,使氨气更容易散发。

2.

科学管理:合理分配饲料、控制饲料的过量投喂、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和粪便等,以减少氨气的产生。

3.

使用环保型饲料如发酵饲料或饲料中添加养猪专用复合益生菌:使用低氮、低磷、低粉等饲料,减少氨气的产生。发酵饲料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饲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建立微生态平衡,调节猪群肠道健康,增强了猪只的免疫力,使猪群健康程度提高;提高母猪受胎率。减少弱仔、死胎现象的发生,改善母猪奶水数量和质量,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成活率。

1. 调整饲养密度和饲料配方: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和调整饲料配方,可以减少动物排泄物中的氮排放,从而减少氨气的产生。

2. 加装通风设备:养殖场应该加装通风设备,如风扇和通风管道,以确保充足的新鲜空气流入养殖场,将氨气排出。

3. 改善床材和清理频率:使用干燥的床材和定期清理动物粪便,可以减少氨气的产生。

4. 使用氨气处理设备:氨气处理设备,如氨气净化器和氨气吸收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氨气的排放。

5. 增加植被覆盖:在养殖场周围种植植被可以吸收大量的氨气,从而减少养殖场周围的氨气浓度。

6. 加强管理和监测: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氨气排放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氨气的产生。

可以用EM菌。

使用EM菌来除养殖圈舍内的氨气臭味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喷洒1-2天后即可有明显的改善。由于长期饲养,不断的产生新的牲畜,家禽粪便,所以一般是建议周期喷洒效果更持久,5-7天应该再喷洒一次。

消除方法  

1、生物除臭法:这是应当首推的环保养殖新技术。研究发现,很多有益微生物可以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减少粪便中氨的排放量,可以抑制细菌产生有害气体,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目前常用的有益微生物制剂类型很多,如EM等。具体使用可根据产品说明拌料饲喂或拌水饮喂,亦可喷洒鸡舍,除臭效果显著。  

2、气体吸附法:利用氟石、丝兰提取物、木炭、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方法是利用网袋装入木炭悬挂在鸡舍内或在地面适当撒上一些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均可不同程度地消除鸡舍中的有害气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产生氨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产生氨气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氨气 饲料 产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