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蟹饲料投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河蟹饲料投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做到合理投喂河蟹饲料?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1、经常观看天气和水体 梅雨季节天气变化较大,应多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决定投饲的量及投饲次数;因为长时间下雨,池塘水很容易变得浑浊、缺氧,通过测量水体透明度、溶氧、pH等监测水质,决定投饲力度。
2、保证质量,合理搭配 投喂前一定要对饲料进行检查,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投喂,最好多次少量选购,投喂新鲜饲料。在保证河蟹营养需求的条件下,适当减少动物性饲料比例,使动、植物性饲料比例为1:1,并且每天投喂量控制在河蟹7-8成饱即可。
3、添用药饵,增强免疫 长时间下雨会降低河蟹的抵抗力,引发各种病害,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维生素、大蒜素等)做成药饵进行投喂,可增强河蟹免疫力,提高河蟹抗应激能力,保证河蟹顺利度过梅雨季节。
蟹苗下塘后几天喂料?
蟹苗下塘的当天就要喂料,并且还要喂好的料,最好是冰鱼加45蛋白的膨化料,蟹苗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会应激,投些好料会激发蟹苗的食欲,尽早进食可以补充营养,促进蟹苗快速度过应激期,对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有好处。
大部分蟹苗在运输前都不喂食,体质较弱,所以建议放苗后第5天开始投喂
使用池水淋洒或浸泡蟹苗3-5分钟,反复2-3次,使其吐出胃、鳃上面的泥巴或杂质,适应水质;
每80斤蟹苗使用1包“LY-生命素”+1包“激活Ⅱ”,浸泡10分钟恢复体质,过后可将浸泡液泼洒于池塘;
将蟹苗放到塘边浅水区,让其自由爬行,剔除活力差的。
下塘后3天内以红虫为主要饵料,因此,蟹苗下塘前7-10天,应施肥培育红虫等浮游生物(每亩施用发酵后的畜禽粪便50-100千克)。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则应捞取红虫补充和增投鱼糜等人工饲料,增补量为蟹苗重量的150%。
蟹种培育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大眼幼体直接培育成蟹种,期间要经过多次蜕壳,形成各个生长阶段,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投饵管理。
100斤螃蟹每亩喂多少饲料?
按照斤重的2%投喂即可,即100斤蟹苗投喂2斤小料,3-5天适当的喂一次。冰鱼投喂按照体重的7-10%即可,即100斤蟹苗投喂7-10斤小鱼,3天投喂一次,可壮膘提高抵抗力。
由于苗塘密度高,水环境差水浑、虫多等,底层溶氧不足,底质黑臭,病菌滋生,再加上如果投喂不足或营养不足等因素,就极易导致扣蟹肝胰腺发生白化萎缩现象。
100斤螃蟹每天喂多少饲料?
40蛋白以上,按照斤重的2%投喂即可,即100斤蟹苗投喂2斤小料,3-5天适当的喂一次。冰鱼投喂按照体重的7-10%即可,即100斤蟹苗投喂7-10斤小鱼,3天投喂一次,可壮膘提高抵抗力。
由于苗塘密度高,水环境差水浑、虫多等,底层溶氧不足,底质黑臭,病菌滋生,再加上如果投喂不足或营养不足等因素,就极易导致扣蟹肝胰腺发生白化萎缩现象
螃蟹饲料投喂技巧?
1.
给螃蟹喂食要遵循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夏秋节每天喂食一次,温度降低后延长喂食频次,而且每次喂食要选择同一位置,将粗、精、青饲料搭配食用,并且单次的喂食量为螃蟹体重的6%。
2.
饵料的选择要随着水温而变化,水温低于10度时要减少喂食或不喂食,水温处于10度以上时,要提供糊状饲料、豆渣、米糠,而夏季温度升高后,可以为螃蟹提供水草,每年的7-10月份则应该补充动物饲料。
3.
给螃蟹喂食,要将多种饵料交替使用,不能单一的使用一种饵料,以免螃蟹摄入的营养过于单一,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一般可以为螃蟹提供硅藻、绿藻、轮虫、桡足动物等天然饵料以及在豆饼、酱渣、蝇蛆等人工饵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蟹饲料投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蟹饲料投喂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